最近就有不少用户反映,有的快递员不管你在不在家,统统把快件往小区空地一摆,或者是放入小区附近的快递柜中再给用户发一条短信,就算完事了。您有没有遭遇过类似的经历?究竟为什么快递不被送上门呢?
“在某号楼旁丰巢快递柜摆地摊可凭编号自行领取”“凭取件码至丰巢快递柜取包裹”类似这样的短信相信不少消费者都会经常收到。
近来,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快递几乎不再送货到家,这显然与消费者网购时的约定不相符。
消费者1:有时候可能家里没人,他(快递员)就直接给你放到快递柜,他可能会给你发一条短信,但是可能我们一忙没注意到这个信息,最后回来错过了这个快递,等你去取的时候还要收费,让人就觉得不太合适。
消费者2:本意应该说希望方便我们的生活,但它实际上占用了更多的时间。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只有京东快递、顺丰,以及一些生鲜平台会送货上门,中通、韵达、圆通等快递在很多城市几乎都不再送货上门。EMS也有一部分快递会直接放驿站或快递柜。
事实上,关于快递员在投递快件到智能快件箱前,究竟应不应该事先征求意见其实早有法律规定。《快递暂行条例》规定,如果未征得收件人同意,快递企业无权强制将快递件投放入快递柜。那么,究竟为什么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让快递送货上门依然很难呢?
行业内的不少专家把原因归因于——近两年快递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加上各类商业成本上涨造成快递加盟网点业务规模增收不增利。
从去年年底各物流企业12月经营简报来看,顺丰单票收入16.94元,同比下降12.23%,但龙头企业如此情况并非行业个例,恰恰是行业普遍现象。
具体来看,12月,圆通速递快递产品单票收入2.21元,同比下降18.94%;韵达股份12月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25元,同比下降25.99%;申通快递12月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33元,同比下降28.09%。表明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单票利润降低。
快递行业的单票利润本就以毫厘计算,利润的大幅下降传导到一线网点人员之上就会造成高流动性和高流失率。在有限的配送人力下,部分快递员为完成签收率等被迫将快件寄存快递柜。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说:“这个是‘价格战’带来的负效应,中国电商快递市场长期就在‘价格战’中,快递员是快递金字塔的底层基石,他们的利益受损,这个金字塔就不会稳定。因此我们还是提倡快递市场不要恶性‘价格战’。”网上买的的东西就是不想出去购买,不送就去实体店呗,何必网上购物。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使用顺丰快递的微信公众号寄东西的时候,发现顺丰提供了一项名为“签收确认”的收费增值服务,收费标准为1元,寄件人勾选了这一服务项目后,收件人需要凭签收码或者身份证后6位签收快递。该网友认为,这样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此,顺丰公司表示,这是快递行业的通行做法,是否选择该项服务,对快件投递不会产生影响。称若是收件方和寄件方产生了纠纷,可以提供凭证。
快递公司说得很好听,但实际上是巧立名目的乱收费。当面验视和签收快递,发生纠纷后,给客户提供凭证,这是快递公司的法定义务。收费的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虽然他们回应称是否选择该服务不会造成影响,但消费者很容易产生误解,认为不勾选服务项目,就享受不到相关权益,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侵害消费者的选择权。
举个例子,我们去饭店吃饭,老板说在明码标价的菜单上多加一块钱,可以提供新鲜健康的食材,不加这一块钱,也可以正常用餐。这样做可以吗?当然是不行的,提供新鲜健康的食材,本就是他们该做的事情。
近些年来,我国的快递行业呈现出了飞速发展的趋势,单就2021年1月来看,全国的快递服务业务量高达84.9亿件,同比增长了124.7%。但与此同时,快递行业的乱象也越来越多。
李女士在大连上大学,毕业后想把自己的行李寄到长沙,但因为包裹外形和旧衣服回收场的包裹外形相似,李女士的快递,被错误投放到了旧衣服回收处理厂,大部分物件,被当成垃圾销毁了。李女士表示,行李的总价值在15万左右,但是快递公司只愿意赔偿300块钱,还不愿意道歉,让李女士十分不满。
还有很多网友表示,自己明确给快递小哥说了,要把快递送上门,但对方并没有听取自己的意见,放到快递柜里就算完成了工作,顾客敢怒不敢言。
快递行业乱象频发的原因有很多,快递员这个岗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福利待遇几乎为零,各大公司为了拼命打价格战,压缩成本,让快递行业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强,新人上手,总得有个过程,这个环节就非常容易出现错误。
现在很多公司重视效益、轻视企业文化,用惩罚的方式代替良性的管理,只知道压榨快递员,这样一来,怎么能指望快递员对这个岗位上心呢?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是某个公司的快递员而感到光荣,缺失了荣誉心,便不会产生责任心。
快递公司、顾客和快递员三方的关系是非常不对等的,顾客作为付费方,理应享受相应的服务,有批评和提出意见的权利,但以罚代管的公司太多了,有的快递员因为差评投诉被扣了钱,就把怒火转移到了顾客身上,威胁顾客,甚至还上门泼油漆,这导致顾客不敢发出声音。
还有的公司仗着自己财大气粗,不把相关法律和规则放在眼里,出事后态度强硬,让不少顾客只能找媒体维权。
想要让快递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对于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的行为,做到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还应该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现在快递行业的相关纠纷,是参照《邮政法》来处理的,但传统的邮政快递和现在的快递,存在很多不同,便出现了漏洞。及时堵上这些漏洞,客户才能顺利维权。
快递行业也应该形成自律规范,继续打价格战,最终大家都会受到伤害。要对公司的福利制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绩效考核方式要更加温和,给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才能降低这个行业的人员流动性。
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新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