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村是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122220121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21222。邮政编码为437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15,车牌号码为鄂L。农林村与坪山村、沙口村、下畈村、墨烟村、青山村、达丰村、韩岭村、水口村、方仕村、易畈村、杨部村、辉煌村、栗坪村、来苏村相邻。
农林村附近有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黄龙山风景区、黄袍山、无名英雄墓、锡山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通城猪、黄袍山油茶、龙窖山酒、麦市干子、通城茶等特产。
求重庆市云阳县盘石镇有多少个村分别叫什么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幕阜山北麓。地跨东经113°36E-114°4E,北纬29°2N-29°24N。县境东南界江西修水县,西与西北毗邻湖南省岳阳县、临湘市,北与东北与本省崇阳县相邻。东西最长约45公里,南北最宽约40.5公里。 通城县辖9个镇、2个乡:隽水镇、石南镇、北港镇、五里镇、马港镇、关刀镇、麦市镇、塘湖镇、沙堆镇、四庄乡、大坪乡。 目前,全县拥有公路1245公里,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085公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国道25.67公里,县道70.62公里,乡村道680公里,全县现有等级公路 242.42公里,有二级公路74公里,有高级、次高级公路118公里。构成了城通乡,乡通城的全方位公路格局。
县城东通九江,南通长沙,北通武汉,西通岳阳。武(汉)长(沙)公路,通(城)临(湘)公路,通(城)修(水)公路沟通了通城与周边各大中城市的联系。
全县256.5公里列养里程。经总段验收,年平均优良里程到176.8公里,年平均好路率达到68.9%,分别超计划4.8公里,0.2个百分点。
1990年始,采取民工建勤,车辆建勤,干部职工义务投劳以及组织集镇道路建设大会战等形式,对城区各主要干线公路及106国道拓宽改造,铺设高级,次高级路面。到1994年,隽水镇城区公路总长比1949年增长64倍,其中水泥路面、次高级路面占80%以上,从而拉开了中等城市建设的框架。在拓宽改造干线公路的同时,城区重点交通设施也相继动工兴建,先后修成了隽水大桥,县长途汽车站,扩建了通城大桥。
106国道二期重点建设工程推垅大桥和路基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实现简易通车,新铺银城西路,民主北路,沙堆集镇水泥路面1.9公里;内环南路土方和新塔大桥水下工程全面完成。完成政府大院水泥场地硬化2500平方。2001年共铺筑水泥路面24800平方米。
近五年,共投入资金4700多万元,投工570多万个,新修公路六条32公里,改造公路6条55公里,新修、翻修油路37公里,新铺设水泥路面38公里,新建桥18座580多米,全县所有乡镇100%通等级公路,占72%,99.2%的村通公路或机耕路。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西汉下隽县地。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置通城镇。1949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孝感专区。1965年后属咸宁专区、地区。1998年属咸宁市。
2000年,通城县辖9个镇、12个乡:隽水镇、石南镇、麦市镇、塘湖镇、关刀镇、五里镇、马港镇、沙堆镇、北港镇、大坪乡、双龙乡、四庄乡、大溪乡、锦山乡、程凤乡、九岭乡、潭下乡、石溪乡、云溪乡、黄袍乡、黄龙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2786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隽水镇 78898 麦市镇 24426 塘湖镇 22467 关刀镇 29346 沙堆镇 23230 五里镇 14579 石南镇 29985 北港镇 28843 马港镇 10678 黄龙乡 7047 黄袍乡 11936 云溪乡 8318 四庄乡 26261 大溪乡 2664 双龙乡 16623 程风乡 13440 锦山乡 20547 大坪乡 33606 石溪乡 4473 潭下乡 9811 九岭乡 10689
2004年底,通城县辖9个镇、2个乡,17个居委会、167个村委会。
隽水镇 镇政府驻隽水,人口92800人,面积82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雁塔、银城、新塔、旭红、湘汉、和平、秀水、白沙、宝塔、东港、桃源、古龙、柳峦、石泉、铁柱、油坊、利和、上阔、下阔。
石南镇 镇政府驻石南,人口30200人,面积59.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石南、樊店、牌合、石马、柏树、仙姑、花亭、虎岩、杨山、梅港、赛公。
北港镇 镇政府驻北港,人口31800人,面积54.3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庄前、长青、岭源、大界、桂家、雁门、枫树、方段、沉山、横冲、龙门、贯青。
五里镇 镇政府驻五里牌,人口29700人,面积104.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五里牌、何家、五里、磨桥、大平坳、堪上、左港、季山、金塘、湾头、五斗、治全、锡山、陈谷、程风、相师、尖山。
马港镇 镇政府驻何婆桥,人口42400人,面积158.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推垅、白竹、马港、毛段、松港、程坳、石溪、九岭、踏水、界上、马洞、中段、彭段、潭下、黄鹤、易段、丁仙、高峰、平湖、金山、灵官桥、何婆桥。
关刀镇 镇政府驻关刀,人口41200人,面积112.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官塘、高冲、八仙、白马、杨田、五流、八燕、里港、关刀、春雷、水兴、台源、新建、黄丰、云水、杨家、高桥、道上、棋盘、东山。
麦市镇 镇政府驻麦市,人口34100人,面积126.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向阳、七里、井堂、株树、麦市、李段、长冲、西坳、天门、冷段、陈段、何段、九房、盘石、卢段、花园、天岳、金麦、红石。
塘湖镇 镇政府驻塘湖,人口37800人,面积118.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塘湖、石坪、白沙、望湖、大埚、润田、获田、龙印、林湾、南虹、凉亭、狼荷、图垅、阁壁、狮子、石港、雷吼。
沙堆镇 镇政府驻沙堆,人口25000人,面积50.3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九井、堆山、坪坳、石冲、沙堆、港背、瑶泉、罗塘、大柱山、湾船咀。
四庄乡 乡政府驻四庄,人口30700人,面积135.5平方千米。辖25个村委会:四庄、新联、寺背、清水、向家、庙下、五花、小井、大源、上坪、华家、纸棚、大溪。
大坪乡 乡政府驻大坪,人口55100人,面积128.6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岳姑、草鞋、南山、来苏、辉煌、韩岭、达丰、墨烟、沙口、农林、下畈、坪山、内冲、大坪、花墩、栗坪、杨部、易畈、方仕、水口、口前、青山、大九房。
场管村 共3个村委会:龙潭洞、守仙洞、石马洞。
** 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根据湖北地名网,资料截止2004年底 **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通城县辖9个镇、2个乡。共有17个居委会、164个村委会。
隽水镇 镇政府驻隽水,人口92800人,面积82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雁塔、银城、新塔、旭红、湘汉、和平、秀水、白沙、宝塔、东港、桃源、古龙、柳峦、石泉、铁柱、油坊、利和、上阔、下阔。
石南镇 镇政府驻石南,人口30200人,面积59.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石南、樊店、牌合、石马、柏树、仙姑、花亭、虎岩、杨山、梅港、赛公。
北港镇 镇政府驻北港,人口31800人,面积54.3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庄前、长青、岭源、大界、桂家、雁门、枫树、方段、沉山、横冲、龙门、贯青。
五里镇 镇政府驻五里牌,人口29700人,面积104.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五里牌、何家、五里、磨桥、大平坳、堪上、左港、季山、金塘、湾头、五斗、治全、锡山、陈谷、程风、相师、尖山。
马港镇 镇政府驻何婆桥,人口42400人,面积158.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推垅、何婆桥、白竹、马港、毛段、松港、程坳、石溪、九岭、踏水、界上、马洞、中段、彭段、潭下、黄鹤、易段、丁仙、高峰、平湖、金山、灵官桥。
关刀镇 镇政府驻关刀,人口41200人,面积112.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官塘、关刀、高冲、八仙、白马、杨田、五流、八燕、里港、春雷、水兴、台源、新建、黄丰、云水、杨家、高桥、道上、棋盘、东山。
麦市镇 镇政府驻麦市,人口34100人,面积126.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向阳、麦市、七里、井堂、株树、李段、长冲、西坳、天门、冷段、陈段、何段、九房、盘石、卢段、花园、天岳、金麦、红石。
塘湖镇 镇政府驻塘湖,人口37800人,面积118.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塘湖、石坪、白沙、望湖、大埚、润田、获田、龙印、林湾、南虹、凉亭、图垅、阁壁、狮子、石港、雷吼。
沙堆镇 镇政府驻沙堆,人口25000人,面积50.3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九井、沙堆、堆山、坪坳、石冲、港背、瑶泉、罗塘、大柱山、湾船咀。
四庄乡 乡政府驻四庄,人口30700人,面积135.5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四庄、新联、寺背、清水、向家、庙下、五花、小井、大源、上坪、华家、纸棚、大溪。
大坪乡 乡政府驻大坪,人口55100人,面积128.6平方千米。辖22个村委会:大坪、岳姑、草鞋、南山、来苏、辉煌、韩岭、达丰、墨烟、沙口、农林、下畈、坪山、内冲、花墩、栗坪、杨部、易畈、方仕、水口、口前、青山、大九房。
场管村 共3个村委会:龙潭洞、守仙洞、石马洞。 [编辑本段]地理状况 地处幕阜山北麓,为丘陵起伏的盆地,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平坦开阔。高度由南向北递减,最高点是与江西省修水县、湖南省平江县交界处的黄龙山主峰只角楼,海拔1528.3米;最低点是四庄乡小井偏北边境,海拔78米。境内河流有隽水(陆水上游)。 [编辑本段]气候特点 通城地处中纬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C(山区)至16.7°C(城区)。7月最热,1月最冷,最高气温为39.7°C,最低气温为-15.2°C。无霜期为258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城区)至1600毫米 (山区)。主要灾害有低温、旱涝、连阴雨、大风、冰雹、高温。 [编辑本段]水力资源 水资源 本县雨量充沛,溪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县内有溪港135条,溪流汇集成隽水河、菖蒲港、铁柱港、沙堆河4大河流,经崇阳县注入陆水。其中:隽水河县内长43公里,年径流量2.44亿立方米;菖蒲港全长37公里,年径流量3.08亿立方米;铁柱港全长24.68公里,年径流量2.04亿立方米;沙堆河全长23.5公里,年径流量1.07亿立方米。境内有中小型水库73座,总蓄水量16811.6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六座,即云溪、阁壁、龙潭、百丈潭、左港、东冲,年蓄水量分别为3620万立方米、1142万立方米、972万立方米、1380万立方米、1340万立方米、1093万立方米。县委政府抓住蓄、引、提和工程配套4个环节兴修水利,形成以百丈潭、东冲 、云溪、龙潭和阁壁5座中型水库为骨干的4大灌溉体系。大小水电站127处,装机162台,23745万千瓦,年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被列为全国400个"十五"规划重 点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之一。 [编辑本段]自然状况 县境东、南、西三面群山环抱,属幕阜山脉。构成面积483.9平方公里的中高山区(海拔均在250米以上);丘陵区面积519.7平方公里;散处丘陵之间和溪河两侧的平畈区仅125.69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为黄龙山只角楼,计1528.3米。海拔最低点在四庄乡小井村北,为78米。溪流密布,河床多粗沙结构。 [编辑本段]九宫山 相传:九宫山峰原比锡山峰高,是主峰,两峰合在一起叫银山,有银矿。紫微大帝一次来到银山主峰(即原九宫山峰),休息了三天。人坐的地方被压缩了九尺,成了山洼,就是现在的样子。紫微大帝临行时说:“这哪里是银山,只不过一堆锡罢了。”从此,银矿里的银子都变成了锡,山名也就改叫为锡山了。人们失去了银矿,生活很苦,后来就有人给紫微大帝修了座庙,昐望产银的日子再回来。结果,庙就在紫微大帝坐过的地方建了起来,命名“九宫庙”,并请了真人罗公远(又名罗思远,著名道仙)来此修道炼丹,因此,该山因庙名而得名“九宫山”,又因罗公远的修炼而得别名“罗公山”。
同治六年(1867)修《通城县志》卷三记:“九宫山,白沙图,锡山东支,一名罗公山。”
大坪乡的风景名胜二寺庙
你是找人的吗?我就是湖北通城的,村有好多个,你可以上通城网查询一下.通城县辖9个镇、2个乡:隽水镇、石南镇、北港镇、五里镇、马港镇、关刀镇、麦市镇、塘湖镇、沙堆镇、四庄乡、大坪乡.
隽水镇 镇政府驻隽水,人口92800人,面积82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雁塔、银城、新塔、旭红、湘汉、和平、秀水、白沙、宝塔、东港、桃源、古龙、柳峦、石泉、铁柱、油坊、利和、上阔、下阔。
石南镇 镇政府驻石南,人口30200人,面积59.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石南、樊店、牌合、石马、柏树、仙姑、花亭、虎岩、杨山、梅港、赛公。
北港镇 镇政府驻北港,人口31800人,面积54.3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庄前、长青、岭源、大界、桂家、雁门、枫树、方段、沉山、横冲、龙门、贯青。
五里镇 镇政府驻五里牌,人口29700人,面积104.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五里牌、何家、五里、磨桥、大平坳、堪上、左港、季山、金塘、湾头、五斗、治全、锡山、陈谷、程风、相师、尖山。
马港镇 镇政府驻何婆桥,人口42400人,面积158.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推垅、白竹、马港、毛段、松港、程坳、石溪、九岭、踏水、界上、马洞、中段、彭段、潭下、黄鹤、易段、丁仙、高峰、平湖、金山、灵官桥、何婆桥。
关刀镇 镇政府驻关刀,人口41200人,面积112.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官塘、高冲、八仙、白马、杨田、五流、八燕、里港、关刀、春雷、水兴、台源、新建、黄丰、云水、杨家、高桥、道上、棋盘、东山。
麦市镇 镇政府驻麦市,人口34100人,面积126.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向阳、七里、井堂、株树、麦市、李段、长冲、西坳、天门、冷段、陈段、何段、九房、盘石、卢段、花园、天岳、金麦、红石。
塘湖镇 镇政府驻塘湖,人口37800人,面积118.9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塘湖、石坪、白沙、望湖、大埚、润田、获田、龙印、林湾、南虹、凉亭、狼荷、图垅、阁壁、狮子、石港、雷吼。
沙堆镇 镇政府驻沙堆,人口25000人,面积50.3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九井、堆山、坪坳、石冲、沙堆、港背、瑶泉、罗塘、大柱山、湾船咀。
四庄乡 乡政府驻四庄,人口30700人,面积135.5平方千米。辖25个村委会:四庄、新联、寺背、清水、向家、庙下、五花、小井、大源、上坪、华家、纸棚、大溪。
大坪乡 乡政府驻大坪,人口55100人,面积128.6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岳姑、草鞋、南山、来苏、辉煌、韩岭、达丰、墨烟、沙口、农林、下畈、坪山、内冲、大坪、花墩、栗坪、杨部、易畈、方仕、水口、口前、青山、大九房。
场管村 共3个村委会:龙潭洞、守仙洞、石马洞
白云寺,又名“白云观”,位于大坪乡药姑村境内,花果园水库三里之上。这里古树参天,鸟语花香,地形平坦,座落有序。白云寺前雷公崖,悬崖陡壁,流水瀑布,真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大凡所说:“天下名山僧侣多。”二千多年来,白云寺每天撞钟击鼓,鞭炮不熄,**缭绕,前来朝山的人们络绎不绝。白云寺是通城县唯一的道教圣地。相传始建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771年,周文王兴周灭纣后,大兴建名山庙宇,派钦差大臣修建了白云寺。清乾隆36年,乾隆下江南幕名来到药姑山游览,并下旨重修白云寺。1801年嘉庆年间又加修一次。(石碑记载)从此白云寺达到了四重九殿500个僧人的全盛时期。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五年,国民党围 红十六师,白云寺遭战火破坏,直至一九八八年,有道长吴明清等40余人捐款5万余元,重新修复白云寺,并更名“白云观”。近年又建了白云山庄,作为旅游观光的休闲扬所。白云山庄胡艳夏凉秋爽冬暖,海拔830米,盛夏气温不超过29度,常年无蚊、无蝇、无虫害,有百余床位,食宿方便。白云山庄,地面干燥,空气新鲜。春季山花烂漫,万紫千红。夏天白云飘飘,芳草萋萋,凉风送爽。秋日层林尽染,红叶似火,果压枝头。寒冬腊梅斗艳,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古刹白云寺,人潮 沸,**缕缕,庄中古木参天,绿荫如盖。置身其间,如入蓬莱仙境,其乐无穷。是避署、休闲、养生、修炼的圣地,是人造的人间天堂。
七律 .朝白云寺 左继良
千年古寺喜重修,香客来朝似如流。
几丈黄经除厄难,一杯圣水解忧愁。
晨钟嘹嘹催红日,暮鼓咚咚惜白头。
最是寿康为上策,荣华富贵不强求。
白云寺联 熊岳衡
药姑山奇山宝山英雄山山山秀美,
白云寺名寺古寺济世寺寺寺威灵。
上药姑山白云山庄
远上山庄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林荫 日山溪秀,百草芬芳四委花。
云蒸霞飞照山庄,山青水绿百花香。
身在桃源仙做伴,人间天堂益寿长。
《胡郁文、徐江海二先生题》
白云山庄联:
五岭织莲花,修庙宇,建山庄,人神共爱桃源美。
三溪润岸柳,树啼莺 ,水藏蟹,岁月长增景物新。
白日炎炎喜得人间清暑殿。
云烟缈缈似游天上广寒宫。
白日清风迎故友,云山胜景醉游人。
《左继良、胡镜发、许品贤先生题》 尖山庙,又名尖山寺。位于大坪乡尖山顶上。该庙首建于元朝末期,壬辰年五月十三日修山顶石庙-关公庙。根据传说,本年正月十五晚元宵节,看到山顶红光满天,并有三位大神身穿红绿长袍,飘然山顶。说是三圣下凡,因此又加建桃园庙。至明太祖二年,甲午岁九月间修建观音殿。从此长期有人住庙,侍奉香火。尖山庙历史悠久,清同不治三年复修以来,善男信女求神 佛者更是络绎不绝。
1966年文革时期,该庙被折毁,成为废墟。
1993年,癸酉四月,月胡江楼,揭名福,张振华等人首倡复修,自愿捐资出力,近几年不断发展建设。上有桃园庙,下有钟鼓亭,左有三佛殿,右有大雄宝殿,大小住房十几间。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尖山庙是古刹名山,高林荫空,绿茵覆地,名贵花卉四季飘香。中有两口古井,名为尖山智泉名圣泉水,澄清纯正,冬暖夏凉。放生池下边盘山公路全长4公里。丙戌年(2006)修通,投资15万元,直通尖山大屋。
奇山禅师塔在尖山庙左侧下方,横过50米为禅师塔。据当地传:奇公,湖南湘阴县人,中年出家,无妻无子,在南岳衡山皈依静修法师剃度出家,来通城尖山寺住庙几十年。吃长斋念佛修心,从不外出,称得上是得道高僧。康熙四十年圆寂尖山庙。 广严寺位于大坪乡花墩村境内。始建于周。寺之所源,来源甚古。据传 有慈航道人派一云游弟子名度厄,云游名山,择取安居,采药救世。见药姑山百药俱生,便在此搭下茅舍三间,侍神采药。后被鸿钧众仙赐名“五仙绎”。周武时,更名“五方安(庵)”直至唐代献帝元年,药姑山下发生瘟疫经观音显化平治,又更名“观音庵”。复后又有学者更名“广严寺”。夫广者乃观音菩萨广发宏誓愿,严者即神明严正法显之称,寺者乃 当时住持僧是世主因之得名。在明代中期寺庙被毁,于清代乾隆年复修。圣经云:“广法宏施无不显身救世,严正慧力昭彰无际无边”。据传记,本寺智镜法师(四觉和尚)为人民抗旱救灾,带领徒子深入老龙潭伏龙降雨之说,至今广为流传。
广严寺虽遭时代创伤,(特别是日军屠杀)几经兴废,1939年2月1日,日军在寺院前用机**扫杀群众27人,当时死亡24人,有胡金水等3人倒在死人堆里幸存。制造了惨无人道的花墩2.1惨案。并将寺院烧毁。后40余年无人居住供佛。幸存下花岗岩碑文一块:上刻有简介:“顶上横刻(观音)二字,下有建修胡元吉妣黎老夫人,左刻顺治五年化依张公,右刻玉一颗,曾孙世爱,皇,即。”历经三百余年,香火尚存。可证实清代顺治年间又进行了复修。从1995年开始,至2004年当地村民又进行了三次扩建。其中有胡金胜、胡春芬、杨爱斌、胡亚龙、胡清仁、胡从周、李文斌、胡四明、胡梅香等为首,捐款人数800余人次,资金达6.1万元,改造佛殿,建修生活用房。现有殿、台、堂四间,客厅、斋厅各一间,宿舍三间,配有厨房厕所,总共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活动场所490平方米。 风吼庙,又名喜鹊庙。位于大坪乡易畈村岳家咀座北朝南的山坡上。相传前清顺治年间,一年夏季,大风大雨成灾,将栗坪枫树冲古庙冲倒。庙中神像倒塌满地,有风吼大王神像随洪水漂流,冲至易畈岳家咀河边,三天三夜再也冲不动了。一群喜鹊围住风吼神像叫个不停,惊动当地人们前云观看,见是风吼大王(二十八宿中的马武)流至此地,当即修庙供奉,并命名风吼庙,后更名喜鹊庙。据石碑记载:“喜鹊庙历史悠久,初建于前清,续建于民国,重建于共和癸酉,扩建于公元辛巳年(1988)下辖七个图(即现易畈、辉煌、杨部)等村。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有500余人捐资30万元。并有石碑冠施资信众刊名留记:
施布精神实可歌,资襄胜举报三多。
信诚醒世酬宏愿,众志成城建福河。
刊入金钟度有限,名书青石绩难磨。
留将梵乐闻天下,念咒消灾保太和。 来苏庙座落在大坪乡南山村官塘山。唐高宗约745年间。距今约一千二百余年。此庙来源于武汉归元寺,由高僧昌丁法师为创始人。当时住持僧昌丁又名水清,继有徒子:僧亚洲、僧方洲,徒孙有:僧官保、僧二保。庙产丰富,演教广阔。真是日不断金炉火,夜不息玉盏灯。师徒相继,教章相传,历史悠久,传教甚长。可算一大名胜古迹。
此庙分布很广,有来苏图、来祠图、山冲图、南湾图、大湖图、东冲图、东源图、陈花图、长冲图、土坳图、万全图、达丰图、涌港图等共计十三图。
在文化革命期间破“四旧”时,该庙受到严重捐失,师徒各自还俗,庙宇无人看管,已成一片瓦砾。
一九八三年有南山村民胡正东,黎逢秋牵头,四方村民约3万余人自愿捐款41万元,于癸亥年孟春在老庙的基础上兴工动土复建来苏庙,座北朝南。壬午年(2002年)又兴建大雄宝殿一栋,座西朝东。场地宽阔,可供万人观光欣赏。总占地面积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624平方米。内设观音殿、罗汉殿、钟鼓亭、佛殿、比丘尼宿舍、黄金台,共雕刻神像四十余位。其中有: 省大王、观音菩萨、普贤王、文殊师利菩萨、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释迦尼佛、十八罗汉、大圣地藏王、大愿大势至菩萨、韦陀菩萨、后宫圣母、刘公老禅师、炳文大法军官、岳飞元帅、马元帅、送子娘娘、韦陀护法天尊、王灵官、桃园结义三帝圣等。神像雕刻齐全,精制美观。庙内设备应有尽有。
为了发展壮大宗教优良传统,弘扬佛教文化,来苏庙成立了新的庙委会,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以胡正东为首,设有会计出纳,由黎逢秋,胡国熬,胡两全,黎宝陵,胡天才,吴中生等七人组成。 “三仙坛”位于药姑山顶峰,海拔1261米,原名龙窖山,山顶地势平坦,因此又名“三仙坦”。
编辑本段风景名胜三人间天堂----白云山庄白云山庄位于药姑山北坡林深处,三面环山,中间平坦,后有九峰叠翠,前有石门当关,左有洗心河,右有圣泉溪,双水汇流菩提桥,九曲回肠雷公崖,飞流直泻锦绣谷。山庄春艳、夏凉、秋爽、冬暖,海拔830米,盛夏最高气温不超过25℃,常年无蚊无蝇无害虫,地面干燥,空气清新。春季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百鸟争鸣;夏天白云飘飘,芳草萋萋,凉风送爽;秋日层林尽染,红叶似火,果压枝头;寒冬腊梅斗艳,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古刹白云寺,人潮鼎沸,**缕缕。庄中古木参天,绿荫如盖,置身其向,误入蓬莱,疑似桃源,反朴归真,其乐无穷。是避暑、休闲、养生、修炼的圣地,是天造地设的人间天堂。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白云山庄风景区的建设,先后投资80万元作为集避暑、休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基地开发,现在白云山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有旅游景点15个,日接待游客量可达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