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货上门是指,下订单购买选择配送上门;
2、选择城市填写****后,当地的配送员会与客户进行联系,然后当面交易;
3、指根据客户的需求,将货物送至客户处,实现门到门服务。也指自愿送上门来承担某种结果。
引证解释:
⒈ 把货物送到顾客家里,以方便用户。
引《新华月报》1965年第2期:“在送货上门、送货下乡工作中,很多单位实行了三固定,就是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
⒉ 比喻女子主动接近男子。多用于贬义。
引老鬼《血色黄昏》五九:“团部学校一女教师看上了他,常往连里跑,送货上门。”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这些小玩艺,放在一个碰也没有碰过一下女人的四十六岁的跑腿子的炕上,引得他整宿没有睡…… 侯长腿骂起来了:‘操她小妈的,送上门来了,什么玩艺?’”
《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2期:“好呀,你这破货!原来你早跟秋寡公勾搭,一起害牯苟。骚到家了!送上门了。”
成语解释
解释亲自将货物送到客户门上。指人自愿送上门来承担某种结果
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姑且我们认为那个女孩子不值钱,送货上门,以求达到什么目的,可你王纬宇并不是一头种马。”
示例这是你送货上门,不能怪我了
语法送货上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商业等。
网络解释:
送货上门指的是指根据客户的需求,将货物送至客户处,实现门到门服务。也指人自愿送上门来承担某种结果。
送货上门什么意思2
什么样的快递会送上门?
顺丰派费高,继续坚持送件“上门”
顺丰时效产品的派费一直维持在2元以上,而除了疫情期间,顺丰也一直坚持派件上门。
最近顺丰在内部再次强调了末端派送的基础质量要求:快递必须要100%派送上门,必须100%由收件方本人签收,非本人签收的必须100%事先征得收件方本人同意。不允许发个短信告诉收件人快递放驿站或放物业,必须电话征求收件人同意才可以。
为了考核这个服务标准,顺丰在app/小程序/公众号上会开展客户匿名调查,收集“未上门”的问题,一旦发现快递员有违规“不上门”的行为,将会严格惩处。快递签收后,收件人可以反馈“是否上门派送”、“是否同意妥投快递柜/快递驿站”,如果有反馈“未上门”或“未同意”,则快递员就要面临每单100元的`罚款。
此外,顺丰还做了一些派送细节的要求,多数都是围绕送件“上门”的:
严禁以任何理由拒绝上门,直接放到快递柜/前台/门卫等地方;严禁要求顾客支付额外费用才配送上门;严禁直接将快件放在客户门口做“无人签收”;严禁“非本人签收”却标注“本人”签收;严禁未经客户统一随意派由他人代签。
如果顾客不在家,必须电话沟通,征得顾客同意后进行妥投,并在妥投时准确标注“签收标签”(如家人、邻居、同事、物业、保安、XX店等)。
如果小区不让进,则首先尝试与门卫沟通。比如,大哥您好,我是顺丰的快递员,这是X号楼业主的快递,能麻烦开一下门吗?我给客户送上去。如果门卫坚持不开,则与客户沟通。比如,您好我是顺丰的,您有个快递到了。现在小区不让进,您看是您下来拿还是我给放门卫处?如果是客户要求放门卫处的,妥投后,要拍照并发短信告知客户尽快下来取走。
送货上门什么意思3
快递员不送货上门该不该投诉?
如果快递员没有送货上门,这种时候是应该投诉的。根据我国快递暂行条例的规定,快递企业有义务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也就是说快递员必须送货上门。另外现在很多小区都有菜鸟驿站或者是快递柜,如果快递员想要把快递投到这些地方去,必须要征求收件人的同意才可以,如果收件人不同意,那么快递员仍然需要送货上门。
快递员不送货上门应该怎么投诉?
如果快递员不送货上门也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就直接把快递投递到了菜鸟驿站或者是其他的地方,这种时候可以打电话要求快递员把快递拿回来给自己送到家门口。如果快递员不愿意送货上门,可以投诉相应的快递公司,如果快递公司不解决可以投诉到邮政总局。但应当注意的是,在投诉到邮政总局之前必须要和快递公司进行协商才可以,只有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才能投诉到邮政总局。
快递派送做不到“上门”有其客观原因:
一是派费不断下调,送货上门难以为继;
二是人均派件量不断增长,快递员送不过来;
三是按址投递的效率不高,快递员容易被罚款;
四是快件按址投递比较辛苦,快递员不愿意一趟趟跑上跑下;
五是逐户派送还会遇到很多影响效率的状况。
但上门与否,很多时候还跟快递产品本身的定位有关。
如何看待中国物流业的公路运输感悟
1. 关于快递诗句
关于快递诗句 1.形容快递的句子
形容快递的句子有:
1. 我们就在路上。
2. 你我放心的物流。
3. 用心传递速度。
4. 高山挡不住我的阔身板,大河拦不住我的风火轮。
5. 我们用安全和真诚换您放心,我们用真心和快速换您满意。
快递[kuài dì]
快递又称速递或快运,是指物流企业(含货运代理) 通过自身的独立网络或以联营合作(即联网)的方式,将用户委托的文件或包裹,快捷而安全地从发件人送达收件人的门到门(手递手)的新型运输方式。
快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快递是指任何货物(包括大宗货件) 的快递;而狭义的快递专指商务文件和小件的紧急递送服务。本教材研究分析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快递业。从服务的标准看,快递一般是指在48 小时之内完成的快件送运服务。从快递的定义中,可以概括出快递的以下3 个特征:
从经济类别看,快递是物流产业的一个分支行业,快递研究是从属于物流学的范畴。
从业务运作看,快递是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是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经营性质看,快递属于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
中文名:快递、速递
外文名:Express delivery
拉丁文名:Etiam traditio
拼 音:kuài dì
注 音:ㄎㄨㄞˋ ㄉㄧˋ
解 释:由快递员负责的快速递送服务
所属行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
增值服务保价、代收货款、签单返回等
服务分类:国内快递、国际快递、同城快递等
运输方式:等航空、航运、铁路、公路
2.关于物流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物流的古诗词有:1、李煜的《忆江南·多少恨》:内容: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赏析: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 正是百花烂漫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2、唐代杜牧的《旅宿》:内容: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赏析:“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家乡太远归梦到破晓未成;家书寄到旅馆已时隔一年。
说明古代交通不便,现今借此来表现如今物流行业的发达。3、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赏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原诗接词句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前,现今借此句表达寄件人希望快递早点送达的心情。
扩展资料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中国的“物流”一词是从日文资料引进来的外来词,源于日文资料中对"Logistics"一词的翻译“物流”。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 英文名称:logistics 定义: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3.描写邮寄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李白
4.关于物流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物流的古诗词有:
1、李煜的《忆江南·多少恨》:
内容: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赏析: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 正是百花烂漫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2、唐代杜牧的《旅宿》:
内容: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赏析:“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家乡太远归梦到破晓未成;家书寄到旅馆已时隔一年。说明古代交通不便,现今借此来表现如今物流行业的发达。
3、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原诗接词句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前,现今借此句表达寄件人希望快递早点送达的心情。
扩展资料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国的“物流”一词是从日文资料引进来的外来词,源于日文资料中对"Logistics"一词的翻译“物流”。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 英文名称:logistics 定义: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5.赞美“勤奋的快递员”的句子有哪些
1. 成功,这是至高无尚;振奋与喜悦;勤劳与汗水的代名词,有多少人为它而不断奋斗,有多少人为它而不断成长,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2. 当你克服困难,终获成功;当你踏完层层台阶,到达山顶;当你苦苦思索,破解难题。成功后的心情是何等喜悦,暑假爬泰山的情景让我更加体会到了成功后的喜悦。
3. 春风拂面笑颜开,千里遥递半盏茶,至诚至信天下先。
4. 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再前进一下,也许,成功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有句话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5. 一只只黄绿色的鸿雁,在大街小巷展翅飞翔,装着恋人的思念,衔着亲人的问候,带着企业的讯息,携着学子的渴望,打开了,一个个邮政小信箱,展开了,一张张欣慰的笑脸。
6. 绿色的橄榄身影不停地穿行在大街小巷中,手里传递的是远方声音,邮递员的爱心值得全社会尊重。在此,郑重地向所有的邮政行业的职工致以崇高的敬礼,致以亲切的问候:“同志们辛苦了?任重道远多保重!”
7. 他不是英雄,却比张謇两使西域更厚重,他不是美人,却比昭君出塞更撩人心情,一枚枚方寸邮票古往今来穿越了,多少条大街小巷?记忆有温暖的车铃声,一纸纸长短信笺春夏秋冬 昼夜了,多少家男女老少?牵连在月下更关情的梦,他,总是头也不回 一辆旧得发绿的自行车,驮负着一身的爱和希望,孑然“蹬”就 风雨,前行----,泥泞, 不问,漂泊一生。
8. 不是桥梁,却普渡千万颗跳动的心,不是缆绳,却拴紧了,千万对流浪的小船,辛辛苦苦,默默无闻,是沙漠中的绿洲,风雨中的停泊港。
一、如何估价当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对中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褒贬不一。第一种看法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的机遇,中国物流业将快速起步,快速发展,已迎来了物流业发展的春天。第二种看法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鼓吹现代物流必然是一种经济泡沫,是非常危险的。第三种意见是,中国物流业应当发展,但目前太热、太乱、太快。第四种意见是,目前中国物流业是“政府在叫、企业在看、外国人在干。”对一种事物的出现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没有不同看法才是不正常的。
我的看法是:
第一,中国已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这一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列入“十五”规划,政府推动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条件。②各种物流要素,如交通运输、仓储、港口、民航、邮政、商贸、装卸、搬运、加工配送、包装、信息处理等等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初步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⑧由于经济全球化, 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竞争加剧, 降低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的一种迫切要求,物流需求开始外放,正是这种需求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发展壮大。④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进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流业,不变也得变,这是一种趋势,是一种客观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现代物流业再不快速起步,将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所以中国政府决定在这方面快速突破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中国的物流业从总体讲仍处于传统物流阶段,但已开始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这一转型何时完成,很难估计,可能要10年、20年或30年。中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还没有完成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中国的企业还没有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国美智顾问管理公司的联合调查,2001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营业额大约为400亿元,占整个物流市场不到5%。
第三,中国物流业的起步由于碰到了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问题、行业规划问题,产业政策问题、物流标准化问题、物流人才问题、对物流业的不同认识问是物流业发展中有些乱是客观事实,主要表现在市场准入乱,到工商注册登记物流公司没有标准;二是对物流的认识乱,虽然已有了一个《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但由于理解不一,加上目前没有物流统计信息系统,在报刊上各种解释都有,有的数据矛盾百出;三是办班乱,各个单位都可以办物流培训班,内容千篇一律,在起步阶段搞些培训班是必要的,是一种启蒙教育,但目前过多过滥,缺少权威。
我不同意目前中国物流太热,我认为并不热,东部刚热了一点,中西部还没热起来。不少城市搞了物流规划,但还没有实施,没有投入,还不可能形成泡沫。目前要做的是对物流园区加强引导,国家要有总体规划。
第四,当前影响中国物流发展的因素很多,有体制性因素,有市场因素,有人才因素,有投资因素,但根本的是企业对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物流活动没有形成社会化、专业化趋向。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有多少第三方物流公司也无济于事,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也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突破点是降低库存。这需要培育,需要提高认识,需要一种新的理念,需要一种新的模式。
二、十个有争议的问题
第一,物流是什么?《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有人认为,物流不必描述得这么复杂,实际是传统的运输与仓储加上信息技术。还有人认为,物流是满足客户要求的一种现代服务模式。
第二,什么是物流产业?一种意见认为不存在物流产业,保留原有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邮政业等就可以了。一种意见认为物流是一种产业,是一种复合型或叫聚合型产业,它是由与物流有关的产业组成的;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承认不承认它是一种产业意义不大,因为不可能从产业角度去加以运作。
第三,物流产业要不要有一个主管部门?一种意见认为要,如德国、日本、新加坡都有一个部门主管;一种认为不要,如美国、英国等国家就不明确有哪一个部门主管,只强调用行政与法律的办法加以切、调。如要有一个主管部门,应由哪个部门主管,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应是计划口,有的认为应是经贸口,有的认为应是交通口,有的认为应是商贸口。
第四,要不要区分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一种认为物流基地最大,物流园区次之,下来才是物流中心;一种认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应视为一个东西,叫法不同而已;一种认为今后应统一叫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可以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大的物流企业的概念。
第五,物流业的对外开放。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加入WT0对物流业开放度已经很大,按承诺时间表执行就可以了。一种意见认为可以适度超前,开放快一点并没有对中国不利,主要看需要,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一种意见认为物流界对如何应对加入NT0对策研究不够,非常分散,认识不一致,意见不统一,形不成合力,这对我们非常不利。
第六,关于物流学科的分类问题,对物流人才的短缺,希望立即恢复物流专业认识一致,但对如何培养、培养目标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物流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存在,与工学、理学、管理学并列。一种意见认为物流包含在管理学之中,是二级学科,但需要坚实的工学、理学、信息学基础。有的认为物流应在管理学的营销学之中,是三级学科。
第七,关于“物流园区”的模式问题。一种认为“物流园区”主要强调地域概念,即物流企业的集中度。一种意见认为“物流园区”主要强调功能概念,是物流功能的结集点。一种意见认为不要过多强调建“物流园区”,而应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而设立,分散与集中只是相对的。
第八,关于“第三利润源泉”问题。一种意见认为“第三利润源泉”主要从经济运行总体来讲,发展物流业对一个国家经济效益提高非常有利,不要过多地强调一个企业。一种意见认为“第三利润源泉”主要是强调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所以要从企业抓起,立足点在企业,没有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实现就不可能有国家总的经济效益。第三种意见认为这是统一的,一个是从宏观侧面讲,一个是从微观侧面讲。
第九,关于生产与流通企业可以不可以自建物流公司。一种意见认为,物流活动从生产与流通企业分离是一种大趋势,所以不应提倡生产与流通企业自建物流公司。一种认为,在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不发达、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些大的生产与流通企业可以把改进其物流系统作为核心竞争力,组建物流公司,但必须向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面向全社会。一种认为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也不都是物流活动都由第三方来做,所以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并存的,是一种市场竞争关系,适者生存。
第十,关于物流产业政策。一种意见认为,为了推动中国物流发展,必须有一个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并逐步出台一些产业政策,如市场准入、土地使用、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等。一种意见认为,对一个国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政府主要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行政的办法加以推动与协调,物流业发展主要靠行业协会来做,企业来运作,政府不应过多的介入。一种意见认为,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必须由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三股力量形成合力,政府的作用是创造物流发展的环境,包括规划、产业政策、教育科研、标准化等。企业是现代物流为运行主体。中介机构主要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一个桥梁、纽带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还可以列出10个、20个。
对以上10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第一,物流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传统的运输、仓储加上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应该是对传统物流业的提升与革命,是一种运行与服务模式的改变。
第二,我同意物流产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
第三,我主张物流产业要有一个主管部门,因为我们刚起步,中国又处于转型时期,中国人又好刮风,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指导。这个主管部门应当是谁,从本届政府的设置来讲,我认为物流规划由计划口来抓,物流运行由经贸委来抓比较合适。
第四,《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没有“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只有“物流中心”。
我认为“物流中心”可以是一个地域结点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大的物流企业的概念。目前大家喜欢把地域结点叫“物流园区”,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我反对按地域的大小来区分物流基地、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
第五,物流业的对外开放,我认为要执行我国政府加入WT0时的承诺。至于有哪些部分提前执行要看需要。
第六,关于物流学科分类,我认为物流应包含在管理学之中,因为物流业是一门新兴服务业,强调的是运行模式,是服务模式。但必须有坚实的工学、理学、信息学基础。
第七,关于“物流园区”,我反对所有城市都建设“物流园区”,都叫“物流园区”,要因地制宜,叫“物流中心”又何不可。对物流园区我认为要把地域概念与功能概念结合起来。我也同意这种观点,即集中与分散是相对的。
第八,对于“第三利润源泉”我同意要立足于企业,只有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才能有国家总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宏观与微观不可分,不要分得那么清楚。
第九,对于生产与流通企业自建物流公司,我认为是一种过渡。目前不要去反对,这要区分两类,一是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改进,这要大力提倡,二是自建物流公司,但当条件成熟时应发展成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十,对于物流产业政策,我主张政府、企业、中介机构要形成合力,各自发挥作用,着眼点是形成物流市场,物流市场的成熟度将影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