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寄递各类邮件(信件或物品)。性质为经营寄递各类邮件的通信部门,目的是通政通商通民。
邮政是种生产力,邮政在古代是邮驿,为中国古代官府设置驿站,利用马、车、船等传递官方文书和军情,可上溯到三千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邮政雏形。1896年3月20日清朝光绪皇帝在“兴办大清邮政”的奏折御笔朱批,正式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中国邮政,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的邮政、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邮政、新中国建立以来为人民邮电事业及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邮政、为适应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改革的邮政及未来与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邮政!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邮政通信网的基础很差,网点稀少,设备陈旧。1949年底,全国(除西藏和台湾)只有 邮电局所26328个,每个邮电局所平均服务面积364.6平方公里,平均服务人口2.1万人。
业务种类仅有函件、包件、汇票等几种,每人平均函件量仅有1.1件,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35亿元,邮政业务收入6208.4万元。
建国以后,特别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邮政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邮政网络四通八达,覆盖全国、联通世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逐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邮政发展道路。
主要表现在:通信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业务经营工作成效显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合作交流日益增强。截止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多种运输形式综合利用,连接城乡、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邮政网络。
真正实现了周恩来总理所期望的那样“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第一句话就指出:“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这一定位,已经非常清楚地界定了邮政业所具有的公共服务属性。
百度百科-邮政
寄挂号信不能投入信筒内,必须由寄件人到邮局营业窗口交寄。如果将挂号信误投入信箱,可向邮局工作人员说明信封的特征,贴的何种邮票,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地址姓名。邮局确认无误后,由开箱人员把信找出来,送到营业窗口挂号,然后将挂号收据交给寄件人。
在信箱、信筒开出已付足挂号资费的信件,如果封面书写、封装等都符合挂号信函规定并批注“挂号”字样的,交营业窗口按挂号规定的手续办理,并加盖“信箱开出”戳记,将相关挂号收据联批注寄达局名和寄件人姓名,妥为保管,遇寄件人日后来邮局询问时,查明无误后,把收据交给寄件人。如果信封上未批注“挂号”字样,即使贴足了挂号邮费,也按平常信函处理。
扩展资料
信件有平信和挂号信。平信的信用等级低,邮局在投递过程中万一丢失了信件是不承担责任的;挂号信的信用等级高,邮局如果丢失了挂号件必须承担约定的责任。后来,挂号信没有了,客户为了保证信件安全,只能使用普通快件,普通快件与挂号信一样,但比挂号信的速度快。
当然,三种信件由于服务的质量不一样,价格也是不同的,但都有廉价的特点。再后来,普通的快件消失了,现在客户要想保证自己信件的安全只能使用特快专递了,而特快专递的最低价格却是二十多元。
挂号邮件就是邮局收寄邮件时,给寄件人收据的邮件,凡是寄件人认为重要的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和盲人读物,都可以要求寄挂号邮件。
百度百科-挂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