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的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贸易顺差加大我们就换回了更多的美圆.本来国家的外汇储备就很多,不说美圆走软我们亏的钱单国际社会给的压力国家就很难承受.还有就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就会加大,引来更多的国际热钱.大量热钱的涌入使本来就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式变的更加严重.来的这些热钱在国内不会安分守己,它们到处兴分作浪,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市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使产品的出口价格相对提高,在国外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型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出口数量和出口利润降低,经营风险增加,竞争压力加大,吸引外资的能力降低。
1、出口成交受到明显影响。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产品的出口价格相对提高,导致产品的国外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下降。特别是对企业成交影响较大,由于无法准确预测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导致企业与外商签订远期成交合同时,无法估算成本值不得不放弃,从2010年10月份秋季广交会和今年3月份上海华交会情况看,企业成交方式多以3个月以内的合同为主,较少能够签订6个月以上的远期合约。同时,由于成本的提高,我市纺织品等传统出口产品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激烈竞争下,出口受阻明显。我市2006年棉含量85%以上等级的棉纱出口127698365公斤,出口单价是每吨2784美元;2010年出口112989202公斤,仅是2006年的88%,出口单价上升至每吨3871,每吨提高了1087美元,增长了39%。尽管有棉花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但人民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仍非常显著。
2、企业实际利润有所降低。出口数量的下降导致企业利润减少,我市出口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2010年底全省机电、高新产品比重达到43.2%和16.9%,而我市只占9.7%和6%,分别落后33.5%和10.9个百分。现阶段我市出口还是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发挥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出口利润率相对较低。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中小企业的出口,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经济效益滑坡,一些小规模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处境。初步测算,去年下半年以来出口企业利润增幅较平均将下降10个百分点左右。不仅如此,出口企业遭受的出口收入转化为人民币的汇兑损失,使出口企业所获得的利润直接减少。据初步统计,仅前两个月出口4.5亿美元的汇率损失就达4000多万元(2011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6.658升值到6.564)。
3、经营风险竞争压力加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汇率变化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对出口型中小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贸易中,对那些已经销售货物但还未收货款,或已签了订单的出口企业,带来了实际的经营压力。人民币升值,还使劳动力价格明显高于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周边国家,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劳动力成本低于50美分/小时,而我市已经超过100美分/小时。人民币升值,使我市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原来主要依靠低价格占领国际市场的优势不再存在,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能力受到严峻的考验。
4、吸引外资能力渐趋下降。人民币升值,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利润降低、经营风险加大,这样就会削弱国外投资者的热情,使外商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成本上升,在周边地区存在着引资竞争的形势下,这很可能导致我市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减少,从而制约我市部分中小外资、合资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扩张。
二、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策略
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攀升,我市出口企业已经引起高度重视,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和资金运用情况,选择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以规避汇率风险。主要做法是:
1、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动,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密切跟踪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和变化,加强汇率应对的研究,灵活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增加外汇套期保值产品投资,规避汇率风险,努力提高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加快收汇、结汇时间,避免人民币再次升值带来的损失;运用多币种结算,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来锁定汇率风险。对于业务周期长,订单数量较大的出口,进行拆单运作,将大化小,分批交货、收汇,缩短结汇周期,争取减少汇率变化损失。还有的在签订出口合同时,与外商协商,签订汇率风险的有关条款。
2、让客户分担成本。亚光等一些企业充分运用品牌的影响力来和市场的控制力,探索与外商签订出口产品报价适应性的合同条款,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成本增加部分,转嫁一部分让外商消化。
3、加强成本和费用管理。出口企业更加重视对采购、生产、销售、资金运筹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扩大产品利润空间,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4、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企业逐步重视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的研发,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价格空间。
5、积极扩大进口,不断提升企业装备水平。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原材料、半成品和技术设备的进口价格,带来了扩大进口的好时机。我市魏桥、长星等企业今年都制定计划,加大先进设备和技术引进力度,不断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和生产档次。同时,扩大对棉花、矿石、大豆、木材、石油等产品的进口,降低生产成本,弥补升值带来的影响。
6、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人民币升值,增强了企业的国际购买力和对外投资能力,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了货币汇兑上的优势。欧亚木器等一些大型出口企业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到国外采购资源、设点办厂,实现由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品牌输出,既绕开贸易壁垒,又减轻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更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7、积极探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山东省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我市企业积极参与,目前已经有150多加企业进行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申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便利了企业跨境贸易结算,使企业有效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锁定财务成本,而且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减少乐企业的货币兑换环节,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8、大力推进出口信用保险。为有效防范外汇风险带来的贸易风险,我市大力推进出口信用保险的开展,2009年12月滨州市政府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2010年为企业争取出口信保贴息资金8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