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较高速的增长、特别是出口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动态利益:(1)出口扩大意味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了社会劳力。另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尤其是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经消化后,会大大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3)规模经济利益。一国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出口的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的狭小性,生产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以达到最佳程度,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4)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其重要。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程度较深的制成品出口的扩大,会增加对向出口部门提供投入物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反复下去,不但能带动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国内经济的一体化。(5)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这对普遍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外资的流入不但能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而且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6)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激烈的斗争会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国家一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适度扩大总需求,深入发掘内需的潜力,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潜力,使中国整个经济增长从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局面转变。
从2014年到2016年,消费连续三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今年以来,消费增长态势比较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两位数的增长与上半年和去年同期都持平;特别是9月份增长10.3%,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去年的9月份有中秋节的影响,基数是比较高的,但今年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还比上个月加快了。现在,居民消费的持续升级,新的商业模式的快速兴起,加上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都有效地激发了消费的潜力。
从消费品类来看,升级类的商品销售增长是比较快的。前三季度,增长最快的是体育娱乐用品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17.4%,其次家具类增长达到了13.3%,另外就像化妆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中西药品类、医疗保健类等的用品增长也都在12%以上。
从消费形态来看,服务型消费的空间是比较大的。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今年暑期**票房同比增长了30%,最近连续三个季度中国居民出游的意愿都保持在80%以上。城乡住户调查统计资料也显示,居民消费支出当中,居住类、教育文化娱乐类、医疗保健类的消费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而且比重在不断地提升。
从消费模式来看,现在网络销售增势强劲,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9.1%,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更快,达到52.8%。原先有一段时间,出现了线上取代线下、线上挤占线下的问题,实体零售业一度感觉到一些冲击,随着经济稳中向好,市场需求的进一步的活跃,今年以来实体零售的增长也出现了好的局面。当然实体零售也是在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相互促进,实体零售业态零售额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像百货店、专业店的零售额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加快了3.3和2.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4.5%,比上年同期还提高了,所以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更加巩固,在三驾马车当中,消费的作用最大;而且跟出口、投资相比较,消费的波动性小,能够有效地引导投资、带动生产。所以,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韧性的增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