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预录入编号:报关单位向海关申报时生成的业务编号。
2. 海关编号:海关接受申报时给予的进口货物报关单的编号。
3. 进口口岸/出口口岸:货物实际进出我国关境的口岸海关。
4. 备案号:进境货物备案号或加工贸易手册编号。
5. 进口日期/出口日期:货物实际进出境的日期。
6. 申报日期:电子数据报关单的申报日期。
7. 经营单位: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企业或单位。
8. 运输方式:货物进出境所使用的运输方式。
9. 运输工具名称:载运货物进出境的运输工具的名称或运输工具编号。
10. 提运单号:进口货物提单或运单的编号。
11. 收货单位/发货单位:进口货物的收货单位或出口货物的发货单位。
12. 贸易方式(监管方式):本次进出口货物的贸易方式和监管方式。
13. 征免性质:本次进出口货物的征免性质。
14. 征税比例/结汇方式:针对本次进出口货物的征税比例或结汇方式。
15. 许可证号:进口货物所需许可证编号。
16. 起运国(地区)/运抵国(地区):进口货物起始发出的国家或地区和出口货物最终到达的国家或地区。
17. 装货港/指运港:出口货物装运港或进口货物指运港。
18. 境内目的地/境内货源地:出口货物到达的目的地或进口货物在境内的来源地。
19. 批准文号:进口货物相关的批准文号。
20. 成交方式:本次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成交方式。
21. 运费:进出口货物的运费。
22. 保费:进出口货物的保险费。
23. 杂费:进出口货物除运费和保费之外的其他费用。
24. 合同协议号:进出口货物的合同协议号。
25. 件数:出口货物的外包装数量。
26. 包装种类:出口货物的包装种类。
27. 毛重(千克):出口货物的毛重(千克)。
28. 净重(千克):出口货物的净重(千克)。
29. 集装箱号:装载进出口货物的集装箱编号。
30. 随附单据(指随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一并向海关递交的单证或文件,合同、发票、装箱单、许可证等必备的随附单证不在本栏目填报)。
31. 用途/生产厂家:出口货物的用途或生产厂家。
32. 标记唛码及备注:标记唛码和相关备注。
33. 项号:按海关规定的商品分类编码规则确定的进出口货物的项号。
34. 商品编号(指按海关规定的商品分类编码规则确定的进出口货物的编号):根据商品分类编码规则确定的进出口货物的编号。
35. 商品名称和规格型号:进出口货物的名称和规格型号。
36. 数量及单位:进出口货物的数量和计量单位。
37. 原产国(地区)/最终目的国(地区):出口货物原产国或最终目的国。
38. 单价:进出口货物的单价。
39. 总价:进出口货物的总价。
40. 币制:进出口货物的币制。
41. 征免(指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征税、减税、免税或特案处理的实际操作方式):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征税、减税、免税或特案处理的操作方式。
42. 税费征收情况:进出口货物的税费征收情况。
43. 录入员:电子数据录入员。
44. 录入单位:电子数据录入单位。
45. 申报单位(进出口货物的经营单位名称及代码):申报单位的名称及代码。
46. 填制日期:电子数据报关单填制的日期。
47. 海关审批注栏:海关审批意见和备注。
基本的出口报关资料需要:
1、《报关单》 2、《装箱单》 3、《发票》 4、《合同》 5、《报关委托书》 6、《申报要素》 这六项内容。但有时候也要看在哪个海关进行报关的,资料内容会有一点小区别。下面每个资料的讲解下面会提到的。就以上格式,按出运实际货物信息填写,有几个地方需注意一下!
(1) 贸易国、运抵国、指运港
贸易国指的是实际与其发生业务关系的地区,比如三方贸易,中间商是“韩国”的,而收货人是“印度尼西亚”的,像这种情况,贸易国填写“韩国”,运抵国填写“印度尼西亚”,指运港填写“雅加达”,如不是三方贸易,则贸易国与运抵国一致,都填写“印度尼西亚”;
(2) 成交方式:最常见有三种,CIF,C&F,FOB
1、CIF需填写运费和保险费(运费和保险费你自己决定填写多少,海关并不核实,允许有出入) 2、C&F需填写运费。(运费你可以自己决定填写多少,海关并不核实,允许有出入) 3、FOB不需要填写运费和保险费。 (有些发货人会填写EXW,CIP,LCA,CPT等等,但都没用,最后报关行都会给改了,因为海关目前只认可上面的3种大类成交方式报关,其他细节的小成交方式都要分别归到上面大类里去,不过放心这并不会影响你的退税)(3) 货物海关编码HS CODE、商品名称等的填写:
1、填写准确的商品编码HS(具体如何对产品进行准确归类,等以后另写一篇文章介绍吧); 2、填写商品名称即货物品名(填写中文的品名就可以了,很多做单证的人员喜欢用英文填写,但一点用都没有用,反而是负担,海关又不看你这上面的英文,最终还是让报关行浪费时间给你改为中文了); 3、规格型号可填或可不填;(根据报关要素里有体现就行了) 4、数量及单位这里要特别注意,绝大多数产品需要两个以上计量单位,而第一计量单位海关规定的法定单位,是必须填写的。如图: 比如这个法定第一单位是:千克,法定第二单位是:无, 哪你就可以只填写多少千克(但是建议你根据产品在行业内的叫法还是填写一下有多少只/本/套/台/打/包....等等词语,这样让海关可以很清晰的看懂的的产品实际数量,避免被抽查) (比如你增值税发票上开的单位是“套”,但是报关法定第一单位是“千克”,法定第二单位是“无”,也对不上号。哪这个第二单位“无”就是你做主的地方了,把“套” 填写上,到时报关单上会给你显示出来,这样就不影响退税了) 比如这个法定第一单位是:台,法定第二单位是:千克, 哪你就要填写多少台多少千克了(另个也可能上面的台和千克都和你的产品单位对不上号。。。哪就还可以多填写一下第三单位,自己行业内用的单位,什么只/本/套/台/打/包....等等词语,第三单位是让厂家自选的单位。只是显示在报关单上(计单价还是以法定的为准)(比如你增值税发票上开的单位是“套”,但是报关法定第一和第二单位都没有“套” 哪第三单位就是你填写的地方了,到时报关单上会给你显示出来,这样就不影响退税了)二:说《装箱单》,如下图:
(装箱单具体格式可根据自己喜好、方便制作,无固定格式。每家公司都可以不一样)
装箱单是阐述货物数量信息的文件,需阐述清楚货物的品名(填制英文品名或者中英文品名均可)、数量、重量及体积。 (1) 数量:即件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件数,要包含“大”件数和“小”件数,比如5000台机器分别打包为15个托盘,应填制5000PCS/15PALLETS,申报件数必须按“大”件数,15件,但不论是申报大还是小件数,进港的箱单需与此申报保持一致。 (2) 重量:需列明毛重与净重,正常情况下毛重都是大于净重,也有毛重和净重等同的,如裸装货物,但毛重小于净重是绝对错误的。 (3) 体积:这个数值,海关及船公司都不会要求得很严格,一般填制时不要误差不大即可。三:说《发票》,也叫“形式发票”或“商业发票”如下图:
(发票具体格式可根据自己喜好、方便制作,无固定格式。每家公司都可以不一样)
发票是阐述货值的重要文件,需阐述清楚货物的品名(填制英文品名或者中英文品名均可)、计价件数、单价、总价,比如以5000PCS/10PALLETS的机器为例,应以“小”件数作为计价件数,如:5000PCS,单价USD10,总价USD50000。至于申报的币种,可以是外汇也可以是人民币,保持和收汇币种一致即可。四:说《合同》,也叫“贸易合同”或“买卖合同”如下图:
(合同具体格式可根据自己喜好、方便制作,无固定格式。每家公司都可以不一样)
报关合同与国内购销合同内容相似,但需英文或中英文版本,需阐述清楚: (1)购销双方的抬头、地址、****。 (2)货物的英文品名或者中英文品名,计价件数,单价,总价。 (3)收款方式,如:L/C,T/T,D/P等。 和发票有点类似,具体格式可根据自己喜好、方便制作,无固定格式。 (注意:上海报关是不需要合同的,其他深圳广东,宁波,青岛,北京等众多口岸都需要提供合同)五:说《报关委托书》如下图:
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就按这个格式,左下角和右上角,盖好公章和法人章或签名就行了。里面的内容可以不用填写的。 但也有如:深圳广东,宁波,青岛等口岸,不用这个了,改为网上委托:如下图:
委托关系书有效期3个月,6个月,12个月,再有效期内的就不用重复委托了
(我个人觉的还是用纸的扫描件方便,网上委托毕竟有限制,委托这家报关行了,要临时更改,就要再网上委托,反而不方便国了)六:说《申报要素》如下图:
只要选对海关HS,哪对应的申报要素就不难了, 申报要素可理解为用关键词来介绍货物的,但需要提供哪些内容要素,这根据不同的HS 来区分的。
另外申报要素你可以单独提供(如上图),也可以写在报关单上(如下图):总之要点就是:用简单精准的词语来介绍产品,不要写一在堆无关紧要的词语。例如这个写一大堆
其实就可以用:磁珠法,分离提取核酸,进行概括了。
以上就是对出口报关资料(单证)制作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到大家。我国好几年实行无纸化通关了,只要和海关签订过无纸化报关协议的企业,都可以用电子版报关单证办理申报,JPG,PDF,EXCEL,WORD,等电子格式都可以,只要单证上面有申报单位的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