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口原辅料件的核算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帐款-外汇款等
二、进口料件作价加工的核算(此处的销项税额不计征入库)
1、作价销售给加工厂的核算:
借:应收帐款-加工厂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的核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内销
贷:库存商品
3、从该加工厂收回成品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加工厂
三、成品出口的核算:
计算销售收入,核算成本。
借:应收帐款-外汇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进出口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进出口
贷:库存商品
四、申报出口退税的核算:
出口退税额=应退税额-进料加工应抵退税额=回购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金额*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当期不予退税额=(回购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金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征税率-退税率)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进出口
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退税如何账务处理
外贸公司出口货物必须单独设账核算购进金额和进项金额,如购进货物当时不能确定用于出口或内销,一律记入出口库存账,内销时从出口库存账转入内销库存账。
1、购进出口货物时
借:库存出口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货物出口后,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计算征退税差额及应收出口退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
出口产品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产品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1985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关于批转财政部〈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1994年1月1日起,随着国家税制的改革,中国改革了已有退还产品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税、消费税制度为基础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
出口退税有哪些账务要处理,欢迎关注,点赞,业务办理请私信
出口退税 有哪些账务要处理?下面就来简单了解一下
(1)出口货物免税,可以在账务处理上是出口销售时反映出来,而不需要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2)出口货物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零部件原材料、动力、燃料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在相关账务的处理上主要表现为企业购进原材料,无论用于生产出口货物还是用于生产内销货物,其进项税额均可抵扣。因为存在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免抵退税会存在不得免征以及抵扣税额的情况,此项因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出口企业在收到《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之后,按证明上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同时以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生产企业发生国外运费、保险、佣金费用支出时,采用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分摊计算的方式,冲减“不得抵扣税额”,用红字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同时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3)出口货物退税的账务处理:按计算的免抵退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计算的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按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两者之差,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即: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注: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应为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免抵税额的计算确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定的方法是出口企业申请退税时,依照退税申报数完成税务处理。根据当期的免抵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出口退税的办理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