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市场前景不好预测。
因为,你只能帮助你当地有这种需要的人或sohu等小公司及工厂代理出口。因为别的城市还有货物寄送问题,收汇转帐问题,双方互信等一系列问题!
而在当地,你也需要面临互信如何建立的问题,而外贸公司或者一级资质的货代代理出口费用也不是很多(一般在0.15%-0.3%),小额的出口利润就不是很大了。
在香港注册的公司在内地没有直接进出口权!
靠退税存活的企业实际上赚的就是中国国家的钱,是自己赚自己的钱,也就是说国家用本来的税收养活了外贸企业的员工和老板。而真正获利的是外国佬。为什么外国佬喜欢到中国来做加工等。实际上比中国更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也很多,只是有出口退税,中国可以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来做生意。比外国的成本更低。
原材料来自国内的:
10元原材料,好比农贸产品。卖给一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就已经在交税了17%,而一般农贸会有11%的退税,二级经销商再加点利润和再加工成本,还是这个税率。到了外贸公司了,也还是这个税率,如果没有退税,外国人的成本进价就要给外贸公司的再加工成本和利润,而现在利润不要了,甚至再加工成本也砍掉点,那么外国人的成本更低,外贸公司的利润就靠退税,这样拉来的外贸生意。而最终中国的税收一分没收,还赔了11%,当然除了工资的税收,也只是少的可怜,甚至还有避税发工资。玩来玩去,就相当于是国家赔钱给你养活一帮人。
如果是内销,那么消费者就要承担这笔税费。也就是发票上的那个税额,叫税后发票。这样税才能给了国家。搞起来的GDP实际上很多都是假象。人们还是很穷,而且利润都给了外国人。
原材料来自国外呢。进口成本已经含税,但也有很多避税走私。出口再退税。进口材料进来后的成本加上再加工成本和利润,如果再出口的话即使不退税也是赚钱的,当然这个税就是国家税收。但是为了争取生意,给外国佬的成本都没有进口成本高或者持平,根本没有利润。那么他们也只能靠退税生存。这样,如果出口的价格比进口的高的话,出口退的税比进口的税更多点,那么国家退的税比收的多,所以国家在亏钱,而外国佬在赚钱。
所以出口退税对国民是好的,但是国家在赔钱卖吆喝,或者只是为了给人民个生存空间。但是最终外国佬在赚钱。
如果进口货内销,那么好,同样的猕猴桃,在外国当地的价格折合人民币是相当的,然后再进过两次关税,在国内就会很贵,所以你可以算算,进口产品的价格乘以60%就是实际价值,如果和国产猕猴桃一样价格的话,就不要买了,如果还高一半的话,那些就是奸商抬高价格了,如果超1倍以上 那么说明东西确实不错,但是价格惊人。
如果没有出口,那么人民会越来越穷,钱都被国家收了。赚的钱要收,消费还要收。而且,像中国移动之类的没有实际产品的公司,那都是增值服务,还要被他们赚钱。所以国家越来越富,人民越来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