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即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2019年广交会即为第12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于2019年10月15日-11月4日举办。
具体安排如下:
2019年10月15日-19日
开放电子及家电类、照明产品、车辆及配件类、机械类、五金工具类、建材类、化工产品类、能源类、进口展区。
2019年10月23日-27日
开放日用消费品类、礼品类、家居装饰品类展区。
2019年10月31日-11月4日。
开放纺织服装类、鞋类、办公、箱包及休闲用品类、医药及医疗保健类、食品类、进口展区。
扩展资料:
广交会历史: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周恩来总理提议简称为广交会。首届广交会展出面积9600平方米,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5个展馆。
从1965年开始,广交会年出口成交占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30%以上,1972、1973年,占比均超过50%。几十年里,广交会会址几经迁移,展馆面积增加了几十倍,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日益提升。
自2007年春季第101届开始,为促进贸易平衡,广交会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第一促进平台,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和标志。
百度百科-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哥德堡总领事馆-126届中国进出口交易会
广交会为什么能够称之为中国外贸经济的晴雨表
7月我国出口重新站到了1000亿美元的高位,进出口总额站到了2000亿美元的高位。已是自3月以来连续反弹的第5个月。 2009年7月,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重新站到了1000亿美元的高位,进出口总额站到了2000亿美元的高位。当月进出口总额2002.1亿美元,同比下降22.7%;其中出口1054.2亿美元,同比下降23%,;进口947.9亿美元,同比下降14.9%;但环比皆继续增长,已实现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反弹达5个月,回升态势基本确立。 与上半年相比,1~7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及进口额降幅有所收窄,分别减少了0.8及1.8个百分点,出口额降幅略微增加了0.2个百分点。总体看来,今年1~7月我国对外贸易主要表现为如下一些特点: 对外贸易顺差继续减少 海关总署统计资料显示,1~7月,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1467.1亿美元,其中,出口6271亿美元,进口5196.1亿美元,实现对外贸易顺差1074.9亿美元,同比减少12.4%,净减少162.25亿美元。随着内需的不断增长,进口跌幅开始显著收窄,使得贸易顺差也呈下降趋势。虽然顺差减少会影响进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率,但因为金融危机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愈加严重,贸易顺差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巨额贸易顺差对中国对外贸易所造成的压力,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 进口企稳态势初步显现 2009年7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环比皆保持增长,其中出口环比增长10.4%,进口环比增长8.7%。进口在今年1月达到同比减少43.1%的峰值后逐月减缓,6月进口同比降幅缩小到13.2%,7月进口降幅虽较上月略有增加,为14.9%,但与1~5月相比已大幅收窄,进口企稳态势已现端倪。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抓住这一时机扩大进口,尤其是进口稀缺及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产品,对国民经济起到的作用将不会亚于出口。 机电产品进出口降幅收窄 机电产品仍为我国进出口产品的主轴。1~7月,我国机电产品的进口额为2525.5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0.0%,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48.6%;出口额为3677.1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0.8%,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58.6%。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环比皆呈逐月上升趋势,且降幅逐渐收窄,1~7月我国机电产品的进口及出口降幅分别较上半年减少了1.4及0.5个百分点,尤其是自6月份起,机电产品的出口降幅已经开始低于总体降幅,上半年及1~7月分别较总体出口降幅低了0.5及2.2个百分点。由于机电产品进出口很大一部分用于加工贸易,机电产品进出口形势的好转,将意味着我国加工贸易开始回温。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小于总体 1~7月,我国出口产品下降幅度最大的为国家采取限制政策的“两高一资”类产品,如钢材及煤,其出口金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64.4%及50.1%。受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带动,以及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降幅基本保持在10%以下,明显小于总体出口降幅。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569.3亿美元,下降9.1%;鞋类出口157.1亿美元,下降5.2%;家具出口137.5亿美元,下降9.8%;塑料制品出口78.2亿美元,下降7%;箱包出口69.8亿美元,下降8.2%。 大宗产品进口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的下跌为我国进口该类产品提供了绝佳机会。1~7月,我国资源性大宗产品进口金额虽然仍呈下降走势,但进口数量却大幅增长,其中,铁矿砂进口3.6亿吨,增长31.8%;原油进口1.1亿吨,增长5.8%;大豆进口2648万吨,增长27.7%,初级形状塑料进口1383万吨,增长26.6%;未锻造铜及铜材264.3万吨,增长75%。虽然大宗产品进口数量大幅增长,但进口金额却呈下降走势,表明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改善。 加工贸易占出口总值的比重逐渐回升 1~7月,我国一般贸易出口2821.48亿美元,同比下降24.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5.0%,比去年同期降低1.4个百分点。1~7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3009.85亿美元,同比下降21.5%,加工贸易占同期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8.0%,同比增加了0.24个百分点,较1~6月增加了..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 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降幅趋缓 截至2009年7月,我国大陆的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地区、韩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印度及俄罗斯。1~7月,与此前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总额占我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6.4%,与上年同期相比,出口及进口皆继续下降,下降幅度最多的为俄罗斯及台湾地区,同比分别下降了36.5%及35.1%;下降幅度最少的为澳大利亚,下降8.6%。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及出口降幅趋缓,其中,对美国的出口下降16.5%,进口下降15.1%,与上半年相比降幅分别收窄了0.4及0.5个百分点;对日本的出口下降20.3%,进口下降24.3%,降幅分别收窄了0及0.8个百分点;对东盟的出口下降19.2%,进口下降25.4%,降幅分别收窄了0.2及2.5个百分点。保市场保份额已初见成效。 企稳预期增强曙光悄然降临 总体看来,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已现转机。全球经济呈现出较明显的企稳态势,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复苏,稳定外需政策效果显现 受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及外部需求萎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08年11月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路苦旅”,进出口贸易额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走势。2009年7月,我国进出口贸易惯性走低,但诸多迹象表明,严冬终会过去,春天必将来临。 总体看来,2007年7月,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已现转机,降幅趋缓,环比出现稳步增长态势。综合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既面临着有利因素,也面临着不利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影响未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所在。 全球经济回暖 从各国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全球经济至少已经呈现出较明显的企稳态势,预计下半年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将继续处于回升的通道。 国际经合组织综合领先指标连续22个月下降之后,目前已经连续2个月上升,表明发达经济体当前的经济衰退已经触底,或减速放缓。 而一向被市场视为国际贸易领先指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6月份创下8个月新高,开始进入上升通道。 从全球范围看,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服务业指数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各项经济先行指标等纷纷保持上升态势。此外,全球商品市场整体呈现触底回升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可以认为中国出口下降的底部基本形成。从不久前公布的国内PMI指数也能初见端倪,其中的PMI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至51.40,持续8个月上升,而且连续2个月在50临界值上方,预示出口状况有所好转。 美国经济萎缩幅度显著缩小 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风向标,且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经济的回温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至关重要。据美国商务部2009年7月31日公布的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估算报告表明,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萎缩幅度显著缩小,GDP数字从上次公布的下滑6.4%修正为下滑5.5%;第二季度的进出口贸易表现良好,出口额环比下降了7%,进口额环比减少了15.1%,跌幅显著减缓。 又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芝加哥分会公布的报告称,该协会7月份的采购经理人7月份订单指数从上个月的41.6上升至48,生产指数从3..3上升至43.3;就业指数从28.9上升至35.3,创下今年截至目前为止的最高水平。 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复苏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恢复速度超出预期,经济主体信心稳步提高。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1%,GDP同比增长回升,环比增长继续加快;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8.4%,比上季高7.2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最低值(60.9%)回升7.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速为17.4%,比去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景气指数比上季上升4.6个百分点至12.1%,结束了自去年3季度以来逐季下滑的势头。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明朗为扩大进口奠定了重要的需求基础,此外,经济持续回升,意味着投资和消费需求会继续扩张,加之如果能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会对进口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稳定外需政策效果显现 为进一步稳定外需,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措施支持企业发展。2009年7月1日起,政府对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进行调整,取消小麦、大米、大豆等粮食产品以及硫酸、钢丝等工业品的出口暂定关税,降低微细目滑石粉,中小型型钢,部分氟化工品,部分钨、钼、铟等有色金属及其中间品等产品的出口暂定关税。此后,为进一步促进化肥行业平稳运行,支持农业生产,又对化肥及化肥原料的出口关税进行下调。 这些措施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部分化肥及原料的出口关税由过去旺季的75%下调至10%,使得此类产品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其次,由于取消了部分粮食、大豆及其制粉8%的出口关税,一些泰国、韩国等国的客户已多次询价,企业拿到出口订单的机会随之增多;第三,由于钢材和超细滑石出口关税下调5个百分点,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危机契机并存阴霾仍未散去 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形势仍会非常严峻。但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国际贸易条件会继续有所改善。 全年进出口预测 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7月22日修正了其关于2009年全球贸易形势的预测,认为今年全球贸易额将下降10%,降幅高于3月份预测的9%。世贸组织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尽管近期贸易活动下降趋势开始放缓,但全年贸易额仍将大幅下降。 危机与契机总是相互伴随,金融危机的重要特征是机电及高科技产品价格下跌,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却相对平稳,预计国际市场上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由于我国出口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国际市场对我国物美价廉出口产品需求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使得我国贸易条件相对优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国际贸易条件会继续有所改善。 综合以上各因素及对全年我国进出口的模型预测,悲观预期,2009年我国出口增速可能会下降20%,进口增速将下降18%,贸易顺差出现负增长27%左右;乐观预期,2009年中国出口增速将下降12%,进口增速将下降10%,贸易顺差将负增长19%左右。 全球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多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多,此因素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重新步入增长轨道的最大阻力。 首先,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在商品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度等方面设置了多种贸易技术壁垒,特别是各种技术认证制度差异性大,认证难度和成本费用高,正成为扩大出口的主要障碍。 其次,虽然国际上反对贸易保护的声音很高涨,但更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却不断增多,其中,出台扶持本国企业的政策就是一种隐性的贸易保护,像美国对本土三大汽车巨头的巨额注资、欧盟增加奶制品出口补贴、法国成立基金帮助本国企业免遭海外企业并购等,韩国、印尼、俄罗斯、巴西等多个国家纷纷采取货币贬值政策,宗旨都是对本国产业加强保护。 第三,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今年1~6月,已经有15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发起了60起贸易救济调查(主要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定产品保障等“两反两保”措施),涉案金额高达82.76亿美元,而去年全年中国涉案金额仅为62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预计下半年,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此外,前一时期的部分调查将进入裁决程序,我国相关出口将受到实质性影响。中国政府7月31日宣布,要求与欧盟就钢铁紧固件反倾销一案展开磋商,从而正式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未来,中国会继续利用世贸规则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仍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我国出口的复苏主要取决于欧美经济筑底成功,因此在当前房贷违约率仍进一步攀升,财政赤字暴增,住房市场疲软,就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道路依然风险重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认为,发达经济体在政府大规模金融和财政刺激举措的提振下呈现触底迹象,仍面临陷入“W型”衰退的风险。这无疑将给我国下半年出口走向复苏增添了难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美国经济将逐渐复苏,但仍坚持此前对今年美国GDP将萎缩2.6%的预期。与此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基础仍不太稳固,IMF警告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在很长时期之内低于过去经济衰退之后的增速,美国经济前景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形势仍会非常严峻。我们既要深刻认识保持中国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充分把握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完善政策,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坚定信心,谋求发展,努力化解和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探寻外需下滑状况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之路。
因为
广交会
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广交会如今已走过近六十年历史,所以被视为管窥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