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数据居高不下,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有以下几点。
一国际市场需求萎缩,随之而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国的产业链也随之萎缩,
二,需求萎缩,产业链萎缩导致公司订单减少,甚至被取消,破产倒闭就增加,公司破产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率增加。
三,由于美元仍是世界第一大硬通货,美元动荡,美元贬值带来的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就增加。
四,全球各国的航班限制飞行,导致旅游业停滞不前,旅游业收入大大降低
五,旅游业停滞不前,导致人员流通减少,以餐饮业为主导的各行各业的收入也随之减少。
凡是出口创汇型产业,都会受到经济逆全球化的三个负面冲击;
第一,原进口国产品本土化生产制造、进口欲望和进口额降低的冲击。
第二,外国独资企业撤资、外国合资企业撤股、将实体企业回归本国导致的停工停产或彻底关门的冲击。
第三,出口创汇企业将面临销售市场萎缩、市场份额竞争更加激烈的考验。按世贸组织估计,2020年全球贸易总额将下降13—32%。只有在产品质量、价格成本、适销对路等具有综合优势的企业,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供应产业链被打断或缺失,一些跨国企业痛定思痛,在本国政府支持鼓励下将迁移回国,利用本国资源重新构筑稳固的产业链,降低采购成本并增加本国就业。
目前世界制造强国日本的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已停产。安倍政府正在效仿特朗普的思路和做法,拟鼓励日资企业从海外撤退,让“日本制造”回归日本。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工业制造产品门类齐全,中国制造有能力满足提供世界多数国家所需要的中低端产品。这次抗疫,世界有80多个国家向中国求购抗疫医疗物资就是一个证明。
“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的“三驾马车”之一。受后发国家竞争世界中低端产品销售市场和美国恶意抵制“中国制造”双重影响,中国“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本已在减弱,随逆全球化的“本国制造”兴起,这种减弱作用将会更明显。
请问您的这个问题是否和论文有关系,anyway, 这个问题真的太宏观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
近几年的实际外贸进出口情况是,伴随着欧债危机深化、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的需求持续低迷,我国的经济实际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外需疲软、订单下降,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减弱,外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面临外贸环境持续恶化,另外参考近几年历届广交会的海外采购商参展的情况,实际上整体的出口形势相对于以前是不乐观的,之前涌现的很多贸易公司以及工厂现在都倒闭很多家了。
但是您如果非执着于探究“顺差扩大”的因素,
个人的拙见如下:
政府长期以来对外贸出口企业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比如出口退税,扶持中小微外贸型企业,给予小企业补助等等。
国内产能持续增强过剩
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国内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国际分工带来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是大大增强,而且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形成这一生产能力的,正是国际上短缺的或者是不愿意经营的加工贸易,目前占中国出口比重已达60%,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低廉的劳务费用
我国的内需走弱,进口的动力不足。
国内经济自主的持续减速和直接利用外资规模的下降,导致了对进口需求的抑制。2012年,如果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我国实际进出口的物量仅增长了5.7%,这比2011年回落了5.9个百分点。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持续增长,成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本人见解有限,但还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