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收汇风险是指一国出口本国产品后,未能按合同金额收取相应的货币,其中包括本币和外币,从而导致对外债权流失的可能性。
出口收汇风险可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一般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环境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而特殊风险一般主要是指出口逃汇。
(一)一般风险
1.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变动,使出口企业无法收汇或无法全额收汇。如中国五矿大连贸易有限公司1998年5月利用银行贷款,以进料加工方式向荷兰寄售出口价值203万美元钼铁。由于受国际市场钼铁需求下降的影响,国际市场钼铁价格持续下跌,由USDl0.5/kg降至目前的USD6.1/kg,现在已无法出售,只能将货物存放在鹿特丹仓库,期待价格回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应越来越敏感,变化越来越快,市场风险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2.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结算约定而发生的收汇风险,它包括商业信用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如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12月向阿联酋出口袜子,合同金额1.43万美元,以即期信用证结算。货到目的港后,先是客户要求降价,未获我方同意后,对方开证行即以箱单无序列号为由提出了不符点,拒付货款。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方面随着全球贸易量的扩大,大量中小贸易公司纷纷涌现,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是这些公司实现的,这些企业实力不均,信用良莠不齐,欺诈案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缺乏调查客户资信的有效渠道。据有些出口企业反映,目前主要是通过代理行和保险公司调查客户资信状况,渠道比较单一。对发达国家客户资信调查较为可靠,对发展中国家客户进行资信调查比较困难,可信度也较低。
3.操作风险,是指出口企业或有关银行在办理出口业务时,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出口收汇风险。例如有的企业急于出口,麻痹大意,迁就客户苛刻的要求,采用了不恰当的结算方式。有的出口企业和银行经办人员因业务不熟练,出现了货物质量、信用证项下不符点等问题。如1999年8月,某公司向甲银行提交了一笔信用证项下全套单据,金额为6.8万美元。甲银行审单,单证相符,并将该套单据寄往开证行索汇.不久,开证行电传通知甲银行单证不符:提单没有信用证号,单据因此被拒付。经过调查,开证行拒付是因为某企业制作单据质量不高和甲银行审单不严造成。
4.环境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不利于出口商的变化时,如汇率波动或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引起的出口收汇风险。例如辽宁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于1998年5月向俄罗斯出口价值13万美元的电话机散件,先是载货船只发生爆炸,货柜滞期两个月才到达目的港。后来客户以到货晚为由拒付货款。在经过反复协商,客户同意分期付款后,又逢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卢布大幅贬值,客户损失惨重,最后只支付了2.4万美元。环境风险中汇率风险发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际贸易赖以生存的金融环境有所恶化,旧的国际金融体系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尚未建立,巨额短期资本频繁恶意的流动,对一些国家的货币造成严重冲击,货币大幅贬值,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出口企业因此蒙受了较大损失。
5.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在制定和执行出口政策上的偏差,而导致的出口收汇风险。如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强调出口指标,使得一些企业“重出口,轻收汇”,为完成出口任务,忽视出口产品质量,甚至做违规代理业务,给出口收汇带来潜在风险。
外企业主要承受的是一般风险,而国家则是在承受了一般风险的基础上,还将承受特殊风险。
(二)特殊风险
特殊风险主指出口逃汇。出口逃汇是指为逃避国家对出口收汇的监管,擅自在境内外截留出口应收外汇的行为。出口逃汇的目的是:
1.逃避境外投资管理规定,以出口商品或出口货款作为资本,在境外直接投资。
2.少数外商投资企业为抽回资本,当产品出口后,擅自在境外截留出口货款。
3.少数出口企业非法炒汇牟利。有的企业将出口货款在境外炒汇牟利;有的将外汇汇入非出口收汇账户,或汇入到个人外汇账户,伺机在外汇黑市上卖出;有的截留出口收入的现钞直接拿到外汇黑市卜炒卖。
4.个别涉外业务人员中饱私囊,指示国外客户,将出口货款汇入到国外或国内的个人账户上。
出口逃汇的手段主要有:
1.编造不收汇理由,伪造相关单据。人为伪造货损单据,伪造国外质检证明,逃避出口收汇核销监管。
2.采取低于实际成交价报关。有的将差额部分截留境外;有的将多余的外汇用来核销一些无法核销的核销单。
3.伪造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
4.虚报出口收汇核销单丢失。
帮帮我解释一下 列举出口者和进口者在交易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进出口业务中常见的风险
近年来,进出口业务中的风险帐甚至坏帐不断增加,不仅造成利息损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系数随之增大,这给外贸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进出口业务中常见的风险问题。
出口收汇风险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一、出货规格、日期与合同规定不符造成收汇风险。出口方未按合同或信用证规定交货,一是生产厂误工,造成晚交货;用类似规格的产品代替合同规定的产品;三是成交价格低,以次充好。
二、单证质量差造成收汇风险。
虽然规定了以信用证方式结汇,并且按时保质出货,但出货之后,交议付行的单据没有做到单单相符、单证相符,使信用证推动了应有的保护作用。这时即便买方同意付款,却白白支付了昂贵的国际通讯费用和不符点扣款,且收汇时间大大推迟,尤其对数额较小的合同,七扣八折下来会出现亏损。
三、信用证规定的陷井条款所造成的风险。
某些信用证规定,客检合格证是议付的主要单据之一。买方会抓住卖方急于出货的心理,故意挑剔,但同时提出种种付款的可能,诱使企业出货。一旦放货给了买方,买方极可能故意验货不符,拖延付款,甚至钱、货两空。信用证规定运输单据出具后7个工作日内在国外到期等等。这类条款议付行及受益人都无法保证做到,必须认真审证。一旦出现陷井条款,应及时通知修改,千万勿贪一时省事,给日后埋下风险隐患。
四、没有一套完整的业务管理制度。
出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且两头在外,易出现问题。如果企业没有完整的业务管理办法,一旦出现官司,会造成有理打不赢的局面,尤其对那些只注重电话联系的企业。其次,由于每年企业的客源在扩大,为了企业在贸易中有的放矢,必然要对每一个客户建立业务档案,包括资信度、贸易量等等,逐年进行筛选,降低业务风险。
五、与代理制相悖操作造成的风险。
对出口业务来讲,代理制的真正做法是代理方不向委托方垫付资金,盈亏由委托方承担,代理方仅收取一定的代理费用。而现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不是这样。其原因一是自己本身客户少,收汇能力差,又要力争完成指标;二是想多盈利,嫌代理费少。一种是收购贩卖式,工厂取得安全收汇。一旦出现买主问题,预借款必将成为泡影。另一种是“卖单”业务。如代理商不认真对工厂进行跟踪,也会出现与客户串通出货,欺骗“卖单”人。
六、使用D/P、D/A远期付款方式或寄售方式造成的风险。
延期付款方式是一种远期商业付款方式,如出口方接受了这种方式就等于给进口商融资优惠,虽然开证人自愿支付延期的利息,表面上仅需出口商垫款、放款,实质上是客户等待货物到港后查验到货的数量。如市场变化销路不畅,进口商可申请银行拒付。有些公司放货给国外做生意的同学、朋友。以为是关系客户,不存在收不了汇的问题。一旦出现市场销售不畅,或客户问题,不但钱收不回,货也可能收不回。
在进口业务方面,常见的风险有:
一、外方违约造成的风险。
卖方提供的产品规格、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这是最常见的。针对这种违约所造成的风险,买方抵御的唯一办法,就是依据中国商检机构检验后提出的报告,立即向卖方提出索赔。
二、外贸代理的不规范运作造成的`风险。
在进口业务中正规的外贸代理做法应该是外贸公司向用户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为此收取一定比例的代理费。而现在的实际做法是外贸公司为了揽货单尤其是自筹外汇,在同业竞争的压力下,一般只要求用户提供开证保证金,保证金外的余款由代理公司代垫等,拨交时再付。一旦因市场变化或企业效益不景气,会以种种借口推迟付款,或少付款甚至拒付,形成拖欠甚至血本无归。有时,即使用户是足额付款,信用证由外贸公司开出,一旦卖方违约,用户(委托人)往往要求外贸公司(被委托人)承担责任,形成利小风险大的局面。
三、卖方延迟交货或无货可供造成的风险。
延迟交货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卖方延误了交货日期。二是航次安排的不当。这种延迟和无货可供会给国内用户造成损失,用户会提出赔偿要求,这时代理方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避险方法。
四、卖方与用户串通欺骗代理。
国门开放后,出国做生意的人多了,内外勾结骗取国有外贸企业的丑闻时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是外贸企业轻信对方。二是对方无德无信。
;
出口风险的分类有很多种,按风险产生的环境,分为国际、国内和不可抗力风险。 (一)国际因素产生的风险 1.国际政治风险。指因政治动荡或政策变化给企业带来风险.如一些国家政局频繁变动,政治动乱、政权易主都可能使贸易受到影响。例如在海湾战争期间,由于各港口抢先运输军甩物资,我出口到海湾地区的货物大量积压在港口,使船舶的滞期费上升了几倍,以至运费已远高于货物的价值。再如.各国采取的政策措施如进出口管制政策、反倾销法、进口配额制、反补贴法、外汇管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 2.国际经济风险。指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相继陷入衰退。回升缓慢,前苏联和东欧许多国家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大幅滑坡,导致世界经济一直不景气 1992年西方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6 在这种形势下, 我国的外贸出口也呈现出许多困难现象,外贸企业面临着产品出口市场萎缩、客户信誉降低等风险 3.国际法律风险。指困国际惯例、国际商会制订的各项条款或各国对贸易术语的理解各异给企业造成的风险。 例如,1979—1 982年间,我国的许多外贸公司为开拓市场,纷纷采取托收的支付方式,试图以较灵活的支付方式吸引客商,增加出口。然而拉美的许多国家不承认D/P远期,而把它当D/A对待,进口商就可承兑取单,从而使出口公司失去对货物的控制权,出现了许多果帐 4.国际资信风险。指由于贸易伙伴资金匮乏、履约守信度较差引起的风险,这是当前外贸出口中造成风险损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外贸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抓住一个客户才能形成交易,因而外贸企业容易忽视资信调查,轻信对'方,造成巨太损失 5.国际市场风险。国际市场上产品需求量的变化, 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潜在和现实的竞争对手的多少,产品价格波动的趋向,替代产品的发展及产品是否符合进口国的标准或特殊要求均会带来出口风险 6.国际汇率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出口产品计价方法和结算外币汇率的变动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损失。目前我国的许多外贸企业在核算出口成本对外成交时,都是按市场汇率进行测算的,有些甚至是按预期的收汇日期的市场汇率米测算的。例如,去年美元调剂价的剧烈波动,给外贸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二)国内因素造成的出口风险 1.国家政策风险。主要指国家调整经济政策给外贸企业带来的风险 去年下半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紧缩银根,银行贷款减少,外贸企业资金捉襟见肘,缺乏采赡资金,致使许多出口合同无法如期履,行。又如,今年推出的外贸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外汇体制改革对外贸公司的出口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2.国内经济风险 是由国内的物价上升与地区发展不平衡引起的风险。例如企业与外商签订合同后,由于进货成本上升(指出口公司)或固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引起的生产成本上升(指生产出口企业)就会产生风险损失。 3.内部管理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决策不当或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例如困管理混乱造成质量、包装或运输迟延而不符合合同要求导致风险产生 再有,对资金管理松懈、使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多,造成周转不灵,影响出口。这种情况在各级外贸公司中屡觅不鲜 4.技术进步风险。由于国外的技术发明技术进步造成国内产品在质量、性能上相对落后的风险。现代科学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一种技术产品如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一夜之间就可能被淘汰.或者无人理睬,或者削价处理。这种风险在技术密集型产品中更应引起重视。 5.企业实力风险。指业务人员缺乏,资金实力弱,产品单一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由于企业资金不足,业务人员素质不高, 自然使外贸企业在开展业务中步履艰难,引发风险的产生; 而产品单一、市场狭窄也会增大风险系数。另外,小企业对风险的抵抗力也较弱 (三)非正常因素引起的风险 1.不可抗力风险。是指交易双方难以预见、无法控制、不可避免的意外事故造成买方不能履行或完全厦行合同给出口方带来的损失。例如自然灾害、运输工具损坏等原因引起的风险 2.人为破坏风险。指由于某些人故意破坏或偷盗、抢劫等行为带来的风险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