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经济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步步艰辛啊
农业经济
三山岛历来以妇女在家种田种桑,男子出外经商的农商经济为主,1969年集体经济,每个生产队有好几个生产队积极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开山围地造梯田,从浙江引进柑桔,并大量种植,每个生产队的柑桔产量平均50担。1982年社员分红创东山之最,为3.85元/工。1983年三山岛分田分地到户,仍延续以生产花果为主的农业经济。
长毛兔,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桶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不断有人“找”到三山。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买兔苗的。这就怪了,这些人干嘛非要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来买呢?再说,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太湖小岛的呢?
说来话长。
三山岛养兔子早就有之,不过那时候是草兔,没多少经济价值。尽管岛上没有黄鼠狼,也没有毒蛇,很适合兔子繁殖,但也没有多少人家饲养。
1980年,村民张柏年第一个饲养拉毛兔,是花3元钱1对从吴江庙港买来的。由于他不会剪毛,繁殖后,只卖兔苗,卖给村上人,还卖给东山人。
同年,沈光华等三家也开始饲养了。是南京外贸公司送给他们的,每家1只公兔,西德种。他们养在家里,跟本地兔子杂交,“下一代”的毛色很好,常有浙江人来收购。他们跟着浙江人学会剪毛。当时的兔毛收购价是每斤102元,沈光华家养了100多只,每年剪五次毛,每次能卖100多元;加上兔苗出售,收入在当时是很丰厚的了。很快,家家户户都饲养了,既剪毛,又卖苗,形成了一定规模。
1985年,国内发生兔疫,各地兔子纷纷病死。南京农科院研究出兔瘟疫苗,控制了兔瘟。独有三山,因为是湖中孤岛,“与世隔绝”,很少受外界感染,兔子大多很健康。村民张侣年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在《农民日报》上登了两次广告,引得各地养兔专业户不断赶到苏州,再到东山,一路辗转“找”到三山,购买兔苗。如此,“兔岛”三山名扬四海,各地不断有人跟着“找”过来,登门求购,其中最远的来自新疆乌鲁木齐。三山人的兔苗收入很快大幅度超过了剪兔毛的收入,养兔人家出现了很多“万元户”。可以说,这是三山人在改革开放之后掘到的“第一桶金”。不少人家的楼房就是那时候造起来的。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国际市场兔毛收购价一路下跌;到九十年代中期,1斤只卖20来元。而饲料价格却逐年上升;加上有些浙江人收了兔毛回去喷水、撒味精,把份量加重了卖给外贸公司。这样,兔毛容易变质,三山兔毛的牌子给砸了,外贸公司不收了。拉毛兔,这个在三山红火了十余年的“金副业”就这么没了。
高枝嫁接:三山人改良柑桔
80年代后期,三山村民发现本土的洞庭红桔和广橙酸性足,籽多等,市场销路不畅,三山人对其进行嫁接改良品种,有温柑(无核蜜桔)椪柑等等。由此,三山村民都熟练地掌握了桔子的嫁接技术,隔湖的洞庭东、西山人纷纷前来邀请三山的高手前去帮他们进行高枝嫁接,改良桔子品种,高枝嫁接技术在当时也作为三山村民的一项主要副业收入。
岛人办厂:“开关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农村乡镇工业蓬勃发展,进入高峰期。广大农民身受其益,“无工不富”成为共识。三山人也动足脑筋,办过几家工厂。
其实,文革前岛上也办过工厂。最早是轧糠厂。起因是当时大队里买了机船来给农田打水,停在娘娘庙前的水浜里,闲时,就利用机器来轧糠,后来就在桥头开轧糠厂,由许水根、汪寿法负责,用草干等轧成糠作为猪饲料。后于 年停办。文革中,因药品供应奇缺,保健站就自办药厂,主要生产中药针剂。
苏州乡镇工业发展时期,三山岛上的村办厂第一家是“九二O”生物农药厂,五金胶木厂,办于1975年至1978年,产品为开关胶木件,厂长杨仁发,工人20人左右。
其后有吴县友联有机工艺厂,1983年至1987年,生产有机玻璃等,厂长秦仲林,厂里请的老师傅曾参与毛泽东的水晶棺的制作。
太湖五金厂,为股份制厂,1985年至1993年 后改名表壳厂,厂长许锡明。
玻璃钢厂,1977年至1981年,生产玻璃钢黑板、玻璃钢瓦等。还有私营的缝纫机零件厂。
吴县三联排印厂,1987年至1996年。该厂先是三山村与上海印刷三厂、东山粮管所联营;后与苏州印刷总厂联营,改名印刷厂,因三山岛缺电,迁址到东山,厂长秦建平。
吴县思梅食品厂, 1991年至1998年,厂长吴惠生。苏州出口日本盐渍梅的第一只集装箱,就是该厂的产品。由于厂内环境清洁,梅子质量好,生产工艺讲究,所以开头两年外销非常兴旺。第一年就赚了15万元,皆大欢喜,头脑发热,第二年扩大规模,新造4个池。“胃口”大了,三山的青梅不够“吃”,去西山再收,足足收了上万担,每担3.58元,是青梅收购价的最高峰。但也正因为梅子是外销为主,内销很少,加之技术含量低,开办容易,很快厂家纷起,梅子生产太多,日本市场过剩,外销渠道萎缩,产品大量积压,思梅厂最终亏损60万元后关门。
三山岛还曾开设过地毯厂、缂丝厂。岛上办厂,确实不宜。主要原因是湖岛僻远闭塞,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昂,引进项目、人才十分困难,资金、能源、信息、技术、管理,也都落后、匮乏。即使像食品厂这种传统型、作坊式的工厂,因地制宜,原料、技术、劳力都有优势,但还是因为信息不灵,国际市场一有起落,便一撅不振;其他产业更无优势可言、难以生存。
三山岛上办不了厂,也不再办厂,这其实是件大好事。首先是保护了生态环境,作为行政村而无工厂,三山可称是苏州地区的唯一“净土”,至今仍无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其次,也逼着三山人另谋出路,开发最适宜在三山发展的“无烟工业”:旅游业。
先奇俱乐部:旅游业大开发的一曲“前奏”
1993年5月下旬,大批人马登陆三山,随行还带来许多大型机器:挖土机、搅拌机、翻斗车、吊车等等;同时,还有大批的钢筋、水泥、砖瓦、黄沙、石子等建材“涌”上岛岸。从此,轰鸣的机声、嘈杂的人声,打破了湖岛古村百年如一的悠闲和平静。
28日上午,在欢闹的锣鼓鞭炮声中,三山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型工程项目——先奇俱乐部破土动工。
这个预算超过千万元的大项目,从洽谈到开建,总共只花了两个半月。合作双方,当时的吴县农工商总公司(不久改名先奇集团、为江苏省首家集团公司)和三山村股份公司,都对项目下定了决心、充满了热诚。“先奇”投入资金,三山村以土地作股,联手开发湖岛旅游业。这是三山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从传统、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走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的、开放的产业化经济。
然而好事多磨,开工后,项目进展并不如人们期望和预料的那么顺利、快速。原因是,先奇集团自身经营有误,战线拉得过长,投资点布得太多,造成资金紧缺。再有,三山岛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尤其是不通电,施工建设、旅游经营全靠柴油发电机“自发电”,成本更高。
但先奇集团毕竟是本地的国有企业,他们信守承诺,顶着困难坚持开发。先奇总经理杨景明说过这样的话:“这个项目即使亏了,也是亏在吴县、留在三山。”半年后,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俱乐部开始营业,接待各地游客。
俱乐部董事长由杨金明亲任;三山村党支部书记吴惠生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总经理对外招聘,首任杨德明,曾在西班牙从事过旅游业,因此重金诚聘,月薪高达上万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杨德明在任一年,后由原吴县公交公司负责人吴兴生接任。两年后,原东山镇团委书记汤建东接任,在任一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奇俱乐部曾经兴旺过一、两年光景,最好的时候一个月的利润有过9万元。位于吴县城区黄金地段的“先奇广场“上,“高炮”广告“吃在先奇,玩在三山”高耸云天,引人注目。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夏天,“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国家宏观调控,压缩投资,收紧银根。加之先奇集团摊子铺得太大,子公司多达60多家,本来已不堪重负、度日艰辛,其时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三山项目随之关门
不过,也真如杨金明所说,“亏在吴县、留在三山”----旅游业开发的基础“留在三山”了。其中有硬件:道路、桥梁、景点;有软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知识和经验;还有知名度:巨额的广告投入,使得“太湖蓬莱,文化三山(当时广告语)”传遍长三角地区和四海内外。所以三山的有识之士一致认为,“先奇俱乐部”尽管“昙花一现”,但作为一曲“前奏”,它已经在本村群众和外地游客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袅袅余音”。一旦时机成熟,三山的旅游业大开发就会“东山再起”!
历史性的飞跃:通电、四线合一光缆
三山,是苏州地区最后一个通电的行政村。
早在七十年代中、后期,苏州地区除三山之外,都已通电,从而奠定了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的坚实基础。而这时,三山仍处在“没有光明、没有动力”的原始、落后状态。
1977年 月 日小姑生产队,购置的一台八千瓦的小功率柴油发电机,开始“自发电”,供社员晚间照明。这一“亮”令其他生产队羡慕不已。不久,其他四个生产队也相继购置柴油机发电。洞庭石矿购二台波兰产的黑白电视机。后来小姑生产队也买了一台21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放在蚕室里,晚上让社员们看电视。结果其他生产队的人纷纷前来“轧闹忙”,人满为患,“电视室”不得不“暂停开放”。后来五个生产队都有了“电视室”,晚上秩序才好转。
有了“自发电”,广播喇叭装进家家户户,由东山广播站葛才兴、三山岛秦永原、潘静华等负责安装。家用电器也开始进入“先富”人家; 1994年,还借此开通了“微波电话”。尽管因为“限时供应”,很不方便,但这个古老的小岛上总算有了些许“现代文明”。
1983至1984年间,三山“分田到户”,村、组的集体经济能力减弱;而村民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用电量数倍于前,致使各组(其时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组)的“自发电”难以为继。为此,村里于1983年购进一台“50千瓦”,用于全村统一供电。1988年,又换购了一台“75千瓦”,并在当时县人大的支持下,获得每年12吨“平价油”的指标,用于发电。
然而,好景不长,“自发电”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经济转轨之后,平价油越来越少,用“议价”的成本太高,而且只能“限时供电”,不仅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更严重地制约了三山的经济发展。因此,九十年代前后,村党支部就将争取早日通电,定为全村的头等大事和实事。通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1月18日,湖岛古村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通电了!“四线合一光缆”,由2006年3月18日开通。
至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旅游业大开发“只欠”的“东风”劲吹了,三山人东山再起了。
盛世兴旅游 “农家乐”乐农家
1983年6月,苏州市和吴县文化界的领导,和一批相关人士来三山开会,商讨三山古人类遗址和风景资源的保护、开发事宜。因村里的招待所过于简陋,客人们便分散住宿在条件较好的村民家中。二十年之后,有人将这次会议的住宿方式,称之为苏州地区“农家乐”的“起源”。
也就在这时,因为采石矿停办、长毛兔热“降温”、工厂“开开关关”,三山经济发展路在何方?而上级和外界对古人类遗址、和岛上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越来越关注、重视,自发来岛的游客也日见增多。这些都启发、促使三山村党支部,开始将发展经济的目光转向旅游业。
但这需要巨额投入,而且是长线投资,见效慢、回收慢,不是一般人、一般企业能够担当的。在当时苏州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的热潮中,三山人多次与外商接洽。丰富、优厚、独特的旅游资源,确实吸引了许多实力雄厚的海外有识之士,他们来岛考察、洽谈,有的甚至做了详细、周到的可行性报告,在岛上召开董事会,决心投资三山,开发旅游。然而,因当时政策和观念的局限,这些“中外合作”之举最后都不了了之。
但村干部们因此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决心。在此基础上,有了后来和“先奇”的合作开发。
旅游开发,广告“轰炸”。游客们看了广告记住了,来了;不少人来晚了,他们不知道先奇俱乐部已经关门了。既来之,就要吃、要住,没了俱乐部,怎么办?三山人想到了十年前的那次市、县文化界会议,便照此办理,由住宿条件较好的村民负责接待,管吃管住。“农家乐”,一种新兴的、由农民自发兴起的旅游形式,在湖岛古村三山率先萌生了;至少,在苏州地区可以这么认为。
2000年1月,三山通电。旅游业大开发的时机到来了。
一年之后,“三山风景区”成立,国庆节正式营业。当年才三个月,门票就卖了6万元;第二年全年60万元;第三年再翻倍,120万元;去年又增至240万元。而全村的50多家“农家乐”、几十辆电瓶车,和花果、蜜饯、茶叶、禽蛋等土特产,由产业带动的各种延伸服务,其收入至少超过1000万元!“农家乐”,乐农家,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时期,三山岛上游客成群结队,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沉寂了上百年的湖岛古村,恢复了历史上的欢闹和兴盛。
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6年,三山村投入巨资,在硬件建设上对全岛沿路外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其中游客码头投入60万元;农家乐内外环境改造投入50万元;观光电瓶车停车场投入2万元;沿路绿化投入8万元;路面修复投入10万元;并投入100多万元建造东泊码头一座,和环岛路1.4公里等基础设施。投入20多万元,完善了景区的道路、指示牌、环保垃圾箱和环境绿化,投入80多万元在游客中心原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完善了接待、投诉、安全保卫、公共卫生间等多方面的功能。对“农家乐”旅社经营户,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整治,硬件上对房屋外观墙面、内部装修进行改造。还根据《苏州市农家乐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规范管理秩序,做到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信,确保农家乐经营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在软件建设上,投入3万多元,请上级环保部门对三山岛的生态环境进行测评;投入5万多元,对工作人员和讲解员进行培训。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片服务。三山岛树木茂盛,为了做好山林防火工作,投入资金10万元,修建了防火隔离带。为了保持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村里还成立了一支10人组成的环境卫生保洁员队伍,专职服务,长效管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喜讯频传:三山村获评2006年度苏州市旅游行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村书记吴惠生获评先进个人称号;而且先后顺利通过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验收和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后者为全国性的荣誉称号,每三年评审一次,在旅游大市苏州的全市范围内,也仅有3个村获此残荣。
同时,三山景区的门票全年收入更是稳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三山的旅游业发展,开始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良性循环新阶段,一步一个脚印,前景光明灿烂.
问题一:小女子打算离开深圳去苏州生活,只是知道苏州是个很适合生活的地方,其他就一无所知,还请各位赐教 5分 您好,很高兴能帮助到您。我是老苏州了,就我眼中的苏州给您点参考意见吧。
1。天气方面:苏州基本冬天最低0度左右,夏天最高40度不到,属于气温适宜的城市。空气质量的话么,和北方重工业城市比算好的,但是空气污染也很严重。
2。苏州的人文环境:苏州市个旅游城市,江南水乡,园林城市,再加上气候适宜,每年游客络绎不绝;
3。地理环境:苏州基本没有自然灾害。不属于地震带,没有地震,也很少有水灾之类;
4。苏州排外情况:苏州不排外。现在苏州至少有一半的外地来苏人员,称为“新苏州人”。苏州的发展,离不开他们;
5。工资水平:2011年苏州平均工资是4100多,当然这只是 *** 给出的。大多数人都是拖后腿的。基本苏州工资水平比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低很多,您所说的电商运营经理,基本年薪在10W-20W之间。
6。生活水平:苏州的消费水平说高不高,说低骸低。大概等同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60%吧。2000块一个月能活的很滋润,1W块一个月也能活的捉襟见肘,个人消费习惯不同吧。奢侈品牌苏州也很多。
7。住房,房价:苏州房价基本在1W左右,也要看地段的。比一线城市低很多,但和周边2线城市相比房价很高。小区环境物业的话,要看是高档小区还是老小区,收的物业费高,服务就好,有的老小区物业费都不交,服务自然就差。
8。苏州治安:苏州治安是非常棒的,这个在全国都属于一流的,您可以放心;
9。IMAX,音乐会等:苏州IMAX基本和全国同步上映的。**院也很多。音乐会演唱会也很多,苏州科文中心基本每周都有音乐剧等;
10。交通:苏州交通是一个挤字。主要是私家车太多了。估计不久将来也会和北京一样限号上路;
11。教育情况:教育情况是很好的。苏州大学不错的,高中的话,苏州中学也是有名的;
12。外贸:苏州外贸产业很发达的,特别是园区和新区,进出口销量都很大;
13。地方优惠政策:这个不清楚;企业的话各式都有。
14。证券市场:现在证券市场不景气,全国都这样;
15。出租车价格:10元起步价,超3公里1.8元一公里;
16。餐厅价格:也要看啥餐厅,有的人均10元20元,有的人均几百元。您可以上大众点评网看看;
17。服务行业:足疗的话普通的基本100元左右;
18。医疗水平:满好的,但是不及上海。苏州各大医院医生都是满负责的;
19。律师事务所:苏州很多的,水平基本都还可以;
20。 *** :苏州 *** 还是为民的;如果遇到事的话,也要看什么事,该出钱的还是要出钱,基本每个地方都一样;
21。市政规划:合理。基本没有拆了修修了拆。就是现在因为道路拥挤一直在修路;
22。苏州市个很好的城市,压力没上海等一线城市大,适合居住。
全程手打,有其他不清楚的还可以留言我,望采纳,谢谢。
问题二:在苏州生活怎么样 苏州生活挺好的,苏州风水很好,很养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很同意这个说法啊,苏州女孩子长得也很不错的。有很多有名小吃,玩的地方也很多。
如果是常住也很不错,生活设施都很齐全,但现在房价有点贵,但和附近上海比便宜很多。唯一的可能就是方言有点不太听懂,哈哈
问题三:苏州好吗? 工作好吗?生活好吗? 谢谢大家!! 那里政策好,发展的快,各种工作机会多,生活也应该不错,那要看你是哪里人,能不能适在那边的气候,不过也没事,时间长就适应了!祝你好运!
问题四:我想去苏州定居,不知道消费水平怎么样 首先欢迎你来苏州 苏州的生活质量很高,至于消费水平要看你在苏州的什么地方,苏州大市范围分:姑苏区(古城区)、相城区、吴中区、园区、高新区、吴江区(原吴江市)。古城区的消费水平适中,现代化程度不高,但古城区房价高得有点离谱,除了老房就是别墅,租房的话,老房子20平方左右的500上下。高新区,现代化水平较高,日韩企业较多,房价也没有郸城区那么高。园区是新加坡与中国共同发展的一个工业区,主要都是欧美企业,有两万多名外国人定居园区,所以不是普通人能随便去消费的地方,但园区无论是环境、还是现代化水平都是最高的。其它的几个区目前都还在成长阶段…… 最后 祝你在苏州有个好未来
问题五:对于本科应届毕业生在苏州月薪5000能过怎样的生活 你要,应届毕业生已将蛮不错的,一般人出来也就2000度一点,建议现在不要考虑享受什么好的物质生活,丰富自己才是王道
问题六:苏州消费水平和工资如何? 分地方的。每个区消费都不一样。在沧浪区 就很高 你说衣服。在观前街衣服超贵 有的花一般工资就买不到一件上衣。 低的在郊区都便宜。 总之吃饭、衣服。租房都要分地方 不过很好玩的! 苏州在全国来说当然是不能和北京啊,上海啊,广州啊,比啊,但是在中国十大魅力城市里,苏州是最具有魅力的城市,现在生活水平,名列全国第四,消费水平也在紧跟上海的步伐!! 就按江苏来看,苏州远超省会南京,消费水平是肯定比南京高的!
问题七:在苏州一月一万生活怎样 一万块钱有一万块钱的生活法,一百万有一百万的生活法,大家生活都是紧俏俏的,这个工资在苏州算中等吧,节约花还是有收成的。谢谢采纳
问题八:苏州生活水平怎么样? 这主要看你的收入水平。穷人在那里生活都不好!!
问题九:苏州这座城市怎么样 经济的持续进步除带来奢华的物质享受外,也让城市的精神生活显得越加匮乏。而在2008年的苏州,一种新的居住思潮,一种更生态自然、更注重生活质量的住宅趋势正在逐渐形成。中海地产通过对城市轨迹的深入分析,承袭多年的人居实践,用国际主流品质为苏州精心打造中海国际社区,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呈现未来人居样板,以此推进整个苏州的居住方式、营造主流生活艺术。与城市共生,共同推动城市进程城市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物质功能,更具有精神文化功能。历经“旅游苏州”、“工业苏州”,到今天的“居住苏州”,苏州对经济进步、物质文明的追求逐渐回归到对城市人文的关怀和品质生活的建设上来。作为行业守望者的中海地产,通过对苏州人居环境的分析和总结,以其对城市发展轨迹的思考,承担起在一个城市中的责任和权力,并不断向这座城市展示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而中海国际社区作为中海地产在苏州的又一撼世矩作,将不再只是服务于居住,而是运营一个国际化的生态群落。其旨在关注建筑以外的生活,尊重艺术、文化以及信仰对生活的影响。中海国际社区,将以此推进整个苏州的居住方式,经营城市生活的艺术,加速苏州居住的国际化进程。锁定新城核心,构筑生活主流园区发展重点,湖东居住中心苏州园区的湖东区域,一直是苏州城市未来的建设核心。事实上,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 *** 就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的城市规划方向。中海国际社区占据苏州园区新核心,而园区十年光辉发展,让苏州工业园成为现代化的新中心城区和中央商务区。在园区的CBD核心区,已建成的金鸡湖商业广场、李公堤国际风情商业水街、27洞高尔夫球场等,共同形成成熟的商业氛围;同时,在城市规划布局方面,中央河城市主轴线和湖东生态居住区副轴线毗邻国际社区,亦成为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让中海国际社区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成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重要区域之一。国际标准配享,成熟居住体验在此基础上,苏州市政规划也为中海国际社区所在的核心区域提供了大量的成熟设施,如邻里中心、新洲幼儿园、园区二小、三中、新加坡国际学校等;而地块周边交通便捷,即将建成的1号、3号轻轨最大换乘点与社区近在咫尺;更有科文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为这里注入充足发展动力,孕育着高品质的生活。以上众多成熟的生活配套,都为已经居住于此的人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自由的生活氛围,而众多人群选择居住于此,也正是对此区域成熟氛围的认可,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肯定。无论是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高速的经济发展条件,还是完善的市政规划、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都为中海国际社区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而中海国际社区的建设,也将为苏州缔造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构筑苏州未来的发展新核。多元化国际城邦,拟定未来人居标准优秀的外部环境为中海国际社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着这个时代最前沿的人群;而国际主流品质的引入,超前的规划理念,150万平方米的社区规模,把中海国际社区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城市复合功能的多元化国际城邦。对于中海国际社区,其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建筑的品质,更多的是关注自然、居住、人文甚至信仰对生活的影响。社区周围的白塘公园、沙湖生态公园、方洲公园,三大公园集中城市绿地;北侧中央河景观带、南侧斜塘河景观带,以及园区二三区之间串联南北的纵向景观带为即将到来的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态环境,让生活更好的贴近自然;而社区内部,多种物业形态与空间组织混合,融合了多样生活方式,并结合苏州传统文化与滨水而居的居住模式,形成不同的滨水模式规划,在丰富人们居住体验......>>
问题十:上海和苏州相比 哪里能适合工作和生活下去 能有更加好的生活质量 上海和北京一样,是出人头地的地方,打拼者的乐园。而苏州和杭州相似,是江南水乡,最佳人居城市,对外地人也不歧视,适合工作和生活,生活质亥要靠个人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