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促进贸易与开放是推动经济建设的三种重要方法。
1、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道路、桥梁、港口、机场、铁路、电力、通信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交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2、促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研发资金、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此外,建立科技园区、孵化器和技术转移中心,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3、促进贸易与开放
贸易与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吸引外商投资,拓展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此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也能够促进技术转移和资源共享,推动经济的发展。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1、投资
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活动不仅能够刺激经济活力,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当投资增加时,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2、消费
消费对于促进需求、刺激产出和增加就业都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者的支出不仅能够激发企业生产的动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增长。
3、出口
通过出口,国家可以获取外汇收入,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同时,出口还可以缓解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基础设施
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地区为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海门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谋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十五”期间,我市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幅达到31.4%,远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2.1%的增长速度,出口依存度也由“九五”期末的5.6%提升到“十五”期末的12.5%,标志着我市外向型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始步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一、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取得的成绩和特点
(一)引进外资成倍增加
“十五”期间,我市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引进外资工作不断跨越新的台阶。
1、外商投资持续攀升
“十五”期间我市已开业投产的外资企业达到约500家,比“九五”期末增加了327家。 五年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734项,比“九五”增长6倍多;外商及港澳台商实际投资累计5.6亿美元,比“九五”增长5.6倍。
2、单体规模逐年扩大
2005年单项合同利用外资规模达到374万美元,比2001年的148万美元扩大了1.5倍。
3、香港、南非等地区投资热情高涨
2005年,香港地区合同项目达73个,合同金额达2.64亿美元,高居榜首;南非紧随其后,合同项目24个,合同金额1.76亿元;澳大利亚、台湾、意大利、美国、维尔京群岛等国家和地区排列其后,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均在2000万美元以上。
4、第三产业引进外资有所突破
2005年,新批第三产业外资项目23家,合同利用外资9935万美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09%和56.4%。并逐步从以传统的房地产企业为主的投资结构向物流、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扩展。
(二)对外贸易屡创新高
“十五”期间,我市对外贸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进出口总额屡创历史新高。
对外贸易发展成绩喜人。“十五”期间共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2.7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1.28倍。进口总额2.35亿美元,增长39%;出口总额10.34亿美元,增长了1.67倍,其中三资企业出口总额8.63亿美元,年均出口总额1.73亿美元,是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带动全市出口贸易发展并打破 “九五”时期年出口贸易总量长期徘徊在8000万美元上下的瓶颈。
(三)三资企业生产经营步入快车道
“十五”期间,我市三资企业生产经营如火如荼,为全市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1、三资企业基建加速
“十五”期间我市向企业供地1793.21万平方米,是“九五”时期的6倍多。全部供地面积中三资企业用地达到768.27万平方米,是九五时期的28倍多,显而易见三资企业的基建投入增速远远超过同时期内资企业的基建投入增速,其在总量中所占比重达到42.8%,比“九五”时期上升了33.1个百分点。
2、三资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1)骨干企业中三资企业比例不断扩大。在我市骨干企业中,三资企业所占份额虽仍不大,但呈现出历年逐步增长的态势,从1998年底30家骨干企业中只有1家三资企业开始,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79家骨干企业中已有14家三资企业,其在骨干企业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也从当时的1%提高到“十五”期末的10%左右。
(2)三资高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规模以上三资高科技企业从2002年以后发展较快,用了3年时间从4家发展到22家,平均每年增加6家,同期内资企业年均增加仅为4家。2002年至2005年,规模以上三资高科技企业的产值、销售年均增幅均在150%以上,尤其利税年均增幅达到274.8%,远远超过内资高科技企业同期71.3%的年均增幅水平,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亦从2002年底的不足8%上升到2005年底的30%。
(3)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逐步提升。“十五”期间,三资企业两税收入占全市税收比重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14.0%上升到2005年的23.7%,虽然由于三资企业享受两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对我市财政贡献的绝对值仍不是很大,但“十五”期间三资企业入库税金年均36.9%的增幅,远高于同期内资企业18.8%的增长速度,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以后,三资企业的经济效益必将完全凸显,成为支撑我市财政收入的又一支柱。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推动我市经济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畅通便捷、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加强经济区内部经济联系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加快铁路客运专线、煤炭运输通道、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以及西安铁路枢纽建设,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发达的铁路网络。加快陕甘两省高速公路网和连接中心城镇及资源富集区、通达县乡(镇)村的道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达能力。力争到2010年,实现区域内部通道和对外交通干线网络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通乡(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或沥青路面,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环三横四纵六辐射”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强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枢纽功能,有序建设支线机场。建成覆盖中心城市和重点用户的油气管网系统。 交通建设重点工程
一、公路建设
新建国家高速公路连霍线宝鸡—牛背、沪陕线西安—蓝田—商州、福银高速公路联络线、十堰—天水等线;新建平凉—宝鸡—汉中、咸阳—旬邑、渭南—蒲城—白水—黄龙、府谷—华阴—商州、西安大环线、西咸北环线、合阳—铜川—彬县—凤翔、大荔—铜川—淳化—永寿—岐山、乾县—扶风—凤翔、商州—柞水、丹凤—镇安—宁陕、法门寺—绛帐、太白—凤县、平凉—天水、天水—武都等线。改扩建国家高速公路连霍线潼关—西安—宝鸡、包茂线西安—铜川—黄陵等线。
二、铁路建设
建设郑州—西安—兰州客运专线、西安—汉中—成都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大同—西安铁路、西安—平凉铁路、平凉—天水铁路、黄陵—韩城铁路以及一批铁路支线和专线;西安—合肥铁路复线、西包铁路扩能改造、西康铁路二线、陇海、宝中铁路扩能改造,西安、宝鸡、天水铁路枢纽工程。关中城市群城际客运系统。
三、航空和机场建设
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宝鸡机场,迁建天水机场。
四、管道建设
加快陕北—陇东—关中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积极推进建设新疆—西安—广东输气管道以及兰州—天水—宝鸡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 优化发展火电,加快淘汰小火电机组,优先建设“上大压小”电站项目。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重点解决地级城市集中供热问题。科学布局煤电基地,采用高效、清洁技术改造现役火电机组。建设好西安灞桥热电厂、渭河发电厂改扩建,秦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韩城二电厂二期、蒲城电厂三期。有序开发旬(邑)耀(州)、彬(县)长(武)、麟(游)陇(县)等地煤炭资源。扎实推进彬长、平凉、庆阳煤电一体化等大型燃煤坑口电厂等项目。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建设乾县、渭南、宝鸡、西安南等750千伏变电站,建成经济区750千伏网架。建设陕北、陕南、天水至关中、天水至陇南的750千伏输电通道。优化330千伏及以下电网结构,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提高网架运行稳定性。 坚持节约优先、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城镇供水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洪保安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加强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抓紧推进大中型水库、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建立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和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强化农业和城乡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有效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重点水利工程项目
一、渭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泾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二、“引红济石”、“引汉济渭”、“引洮一期工程向渭河补水”等跨区域调水工程。
三、泾河东庄水库、黑河亭口水库、蓝田李家河水库等水源工程。
四、宝鸡峡、泾惠渠、东雷抽黄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
五、渭河中游干支流防洪、渭洛河下游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城镇供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三门峡库区防洪保安工程。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增加投入、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促进劳动力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市场,严格管理土地一级市场,完善集体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建立合法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市场,加强土地储备和有序供给。
推进民生领域改革。加快教育、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一体化。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缓解就业压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户籍限制,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强化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构建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动经济区与东中部地区互动合作,夯实合作基础,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增强合作效益。鼓励和引导东中部地区在经济区内共建产业园和设立综合性物流园区,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优化投资环境,切实保护好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加大引进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力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支持企业赴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提升企业国际化资本运营能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外贸结构,拓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机械电子等领域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推动区域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大向西开放的力度,拓展向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