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发展类型与贸易结构成长的关系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现象,它作为经济单位,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是属于中观经济的范畴。一个产业的存在,会成为其他产业出现和发展的条件,一个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其它产业的变化。“结构”一词的含义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罗斯托在《战后二十五年的经济史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任务》一文中,列出了五种主导部门综合体系:(1) 作为起飞前提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砖瓦等工业部门(2) 替代进口货的消费品制造业综合体系,主要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3) 重型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系,如钢铁,煤炭,电力,通用机械,肥料等工业部门(4) 汽车工业综合体系(5) 生活质量部门综合体系,主要指服务业,城市和城郊建筑等部门这些贸易结构反映了一国商品贸易的类别结构和国别结构,产业结构,换句话说,又可以说成是产业发展类型,这里的贸易结构和外贸结构是同义词。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的基础,决定了一国贸易结构的水平,而贸易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反映,引导着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转换,既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之一,也是产业结构深化的表现。通过进口替代,发展工业制成品生产和出口,发展中国家逐步摆脱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生产结构,工业制造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提高。这一变化揭示供给变化的改善,如技术,资金的积累,中间产品的多元化,以及制成品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等。这些供给条件的改善正是产业结构转换的内涵所在。贸易结构由于各产业的要素贸易依赖程度不等,而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各产业的要素供给弹性,使那些受制于国内要素禀赋的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样,由于各产业对商品贸易依赖程度不等,而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各产业需求弹性,使那些受制于国内市场变量的产业得到了规模经济。同时,贸易结构与国际流程的结合,还改变着产业间的供求关系。国内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贸易结构的弥补。贸易结构不仅通过通过产业中间需求,而且通过产品最终需求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供求关系。一个产业开放程度越高,其与别国的产业结构关联度就越高。因此,一国产业结构也就是产业发展的类型的形成必然受到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一国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的案例上,都可分为两种类型:不伴随结构变化的产业发展和伴随结构变化的产业发展。这些产业发展类型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一国贸易结构形式成长的特征和该国的经济福利。发展中国家或后起的国家在其发展初期,都面临着这两种类型中究竟选择哪一种产业发展类型的问题。选择第一种产业不伴随结构变化的产业发展,固然符合自由贸易理论中的比较成本优势结构,也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初期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现实的比较成本优势结构,从而可以提高静态意义上的本国和世界经济福利。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初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出口的商品也都是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所以,如果这时选择第一种类型的产业发展道路,该国的贸易结构会越来越偏向于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进口。这种选择和发展对该国相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这种不伴随结构变化产业发展对该国的相对国民收入不产生任何影响。如果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那么因该国出口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价格的下降,外国对该商品的需求的增加将超过其价格下降的幅度,外国对该商品的支出比率即平均进口倾向将提高,从而本国的相对国民收入将会得到提高。但在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初期出口的商品都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而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都小于1。这时该国出口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价格的下降,不但不能提高外国对该商品的平均进口倾向,反而会降低外国对该国商品的进口倾向,其直接的结果将是该国相对国民收入的下降,从而可能会陷入出口的“贫困增长”的陷阱。与此相反,如果发展中国家选择并发展临界产业,那么该国除了还能出口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外,还可以增加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在临界产业发展前,这些资本密集型商品是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品。但在临界产业发展以后,这些资本密集型商品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转变成外国的进口,这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进口倾向的降低和外国平均进口倾向的提高。另外,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临界产业的资本密集型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都大于1,这又会通过价格和数量变化的机制来提高外国平均进口倾向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临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该国的贸易结构形式也由单一的或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结构形式,向替代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甚至较多的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多样化的贸易结构形式成长,与此同时,在上述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该国的相对国民收入也将提高。一国的产业结构不应是一种封闭结构。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深,这主要体现在一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重组和整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国际因素,而国际贸易则是国际因素影响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通道”。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典型特征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第一产业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在的比重为28%,到1984年,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了32.2%左右,上升了4.1%。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由1978年的48.2%下降到1984年的43%,下降了5%左右,1978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23.7%,到1984年上升到24.8%,仅仅上升了11%。说明中国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得工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第二阶段(1985~1992):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总体特征是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31%,44%,25%,到1992年其比重分别约为23%,48%,29%。在这一阶段,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特别是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阶段(1993~2005):第二产业告诉发展时期。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迅速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1993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2.4%,48.3%,29.3%,到2005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2.5%,47.3%,40.2%。这个时期,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工业,电子,建材等工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中国所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属于适应性的调整,着眼点是如何维持产业间的合理比例关系,这种调整总是在经济总量失衡,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时着手进行,所以,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常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段时间。中国的出口市场高度依存于发达经济市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始终是中国高度依存的出口市场,这是由于发达国家与中国大多数产品生产中比较奥优势的差距很大,形成产业间及产业内分工的可能性也最大,生产结构的互补性也最强,这也与中国产业结构比较粗放和落后,现代化水平低,国民素质不高相关。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良好的世界经济环境又为我国各行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通过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必会对我国的贸易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内贸和外贸的区别:
内贸就是指国内贸易,内外贸区分应以进出海关为准,如出海关的,就是外贸,在国内运输并不代表不出海关,如果进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或保税仓库就需要报关.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
内贸和外贸分别的优势:
1、内贸的好处是前期投入比较简单,业务相对比较好拓展。
2、外贸的好处是客户相对比较稳定些,不像内贸客户老是换来换去供应商,毕竟供应商跟客户距离相差比较远,如果能够建立好的友谊,外贸客户就比较稳定,客户不易换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