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专业介绍
德语是世界上第四大语言,说德语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地利、瑞士等西欧发达国家,人口近一亿,经济实力强大,政府非常注重在世界上推广德语文化,每年投入巨资支持文化的对外输出,因此以德语语言文学为主的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
东欧发生剧变后,德国在整个欧洲地区经济和政治上都占据主导地位。原东欧各国纷纷放弃俄语,转而大力推广学习德语,德语甚至超过英语成为第一外语,那里的德语专业近十年来发展迅猛。
东亚地区的德语专业主要以中国、韩国、日本为主。三个国家均设有外国语大学。日本的德语专业近年没有太大变化,社会对德语人才需求平稳,因此学科发展亦平稳。韩国的德语专业发生萎缩,主要原因是德国在韩企业一般均要求使用英语,造成德语专业毕业生寻找工作困难。在可预见的将来情况显著改善的可能不大。
中国的大学德语专业原先设点很少,主要集中在几所重点大学,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八十、九十年代社会对德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各地一些普通大学纷纷开设德语专业,如大连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青岛大学等,就我们所知,目前中国大陆有26个以上大学招收德语本科生。目前,中国的德语专业也碰到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情况对专业的调整和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德国在华工商企业虽然众多,但是许多企业都要求员工使用英语,以体现企业文化的国际性和利于国际交流,同时企业也希望员工在懂外语的同时掌握其他专业知识,这就对单纯德语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上外德语系开设德、英双语专业、与德国大学合作开设本科、硕士连读德语经济专业。这些措施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报名踊跃,学习热情高涨。另一个情况是近年来赴德国留学形成热潮,语言培训的社会需求陡涨,因此在培养优秀德语专业人才的同时,进行社会大众语言培训成为德语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变化,中国的大学德语专业面对这种变化没有躲在象牙塔里求安稳,而是勇改地进行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以达到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结合。
我国目前德语专业力量较强的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北京外国大学德语系和北京大学德语系三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建立于1956年,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力量均十分强大,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准的学术专著,为国家培养出众多高级德语专业人才。我系目前有教师1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教授6名,副教授5名,多人获德国、瑞士和我国大学博士学位。本系另设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是北京地区以外中国的德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本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有:基础德语、高级德语、视听说、会话、阅读、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德语文学作品分析等。该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有:德语国家文学史、语法学、词汇学、语言学、修辞学、经济德语、因特网德语、德国概况、德国文化史等。副修英语课程有:英语综合课,英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技巧和英语选读等。此外,学生还可以选读经贸、法律等课程,扩充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本专业拥有各类参考图书约4万册。
本学科一级学术骨干是53岁的博士生导师、卫茂平教授。他是的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海德堡大学德国文学博士,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员。
一级学术骨干蔡幼生教授,65岁,已在本系从教三十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级学术骨干陈晓春教授,58岁,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历史学博士。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近三年来我系教师科研硕果累累,出版专著、译著、教材与词典多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还翻译了不少**和电视剧,有多部专著、辞书和教材获得了和上海市的优秀著作奖,在外语教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如:《中国对德国文学研究影响之史述》(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德语修辞学》、《新编德汉辞典》(该词典是我国目前权威、使用最广泛的德语辞典,由上外德语系主持编撰)、《新编德语语法》、《实用德语构词学》、《大学德语教程》(本科四年级用)、《大学德语教程》(本科三年级用)、《德国概况》、《德语教程报刊阅读》、《基础德语》、《日尔曼文学论文集》、《通用德语》、《实用翻译学》、《德国风采录》、《黑森林之风》(德国名家散文集锦)、《闵希豪森奇游记》(名著译本)、《海德格尔翻译思想试论》(论文)、《歌德译介在中国》(论文)、《托马斯·曼》(论文)、《德国诗歌史》(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德国社会和文化》等等。
上外德语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外事、外贸、科研、教育、涉外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中德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德国在华投资剧增、赴德留学热潮兴起,德语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系本科、硕士、博士生人数约200人,德语二外学生600人。本科实行德、英双语教学制,主修德语,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德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德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德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概况。英语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具有较好的口、笔译能力,毕业后能独立工作。本专业师资雄厚,除有外国专家参加语言教学外,还不定期邀请德国专家教授来讲授经济学(国民经济、企业经济)课程。考试合格,获德方成绩或辅修证明。德语专业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该专业还设有"严庆禧教授基金会",每年对本专业评选出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
由于我系本科生实施德、英双语制学习,毕业时在具有优秀的德语水平的同时还达到英语大专水平,故受到社会欢迎,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进入外资、外企或政府部门工作,就业率达100%,外交部、新华社、教育部、中联部、经贸部等各大部委、德国驻华使、领馆、德资银行、保险机构、跨国公司(西门子、巴斯夫、拜耳医药、克虏伯、莱卡光学)均有我系毕业生的身影。硕士、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与本科生不同,重点在德语语言学、文学的深入学习上,毕业生大多进入高校教育部门。比如2001年4人硕士毕业,其中2人去同济大学,1人去上海理工大学执教。另1人受聘于中德合资的磁悬浮列车公司。在博士生培养上与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系合作。
德语/经济学复合专业是上外德语系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发展做的一次大胆尝试。此专业学生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德国拜罗依特大学合作培养。采取本硕连读,整个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四年,第二阶段为两年到两年半。第一阶段在拜罗依特大学合作下在上外完成,经过四年本科学习,以文学士(中方)和经济学"中期考试"(德方)结束。第一、二年主攻德语,有少量经济学课程。第三、四年经济学与德语并重,完成经济学基础课程,通过德方经济学的"中期考试",获相关证书;德语通过八级考试,获毕业证书。第一阶段成绩合格者有望开始此专业在德国的第二阶段学习。先在上外参加德方组织的"外国学生申请大学入学德语考试",随后用两年到两年半时间在德国拜罗依特大学继续经济学专业阶段学习,并以硕士学位结束。在上外本科阶段实行德-英双语制教学。英语要求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由于同社会需求结合紧密,该专业2000年前推出后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报名者极为踊跃。
我系教师虽然不多,但每一位同志都怀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诚承担了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在上海地区更是独占鳌头。同行称:南有上外、北有北外,遥相呼应,构成中国德语教学的两大支柱。
大学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同时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当今潮流。德语专业的机遇和未来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自我变革、创新调整中。我系的未来发展计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抓紧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年轻教师,鼓励他们攻读更高一级学位,为他们进修创造有利条件,如攻读在职博士、利用校际交流送出国培养。
2、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质量,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抓住德语语言文学教育之根本,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及学生培养目标:
a.坚持本科阶段的德、英双语制教学。
b.结合社会需求适当增加应用型课程,如:请国外专家前来讲授经济课程。
c.完善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把德语/经济本硕连读专业办好。
d.明确区分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不同培养目标。本科生培养以基础型、应用型课程为主,满足社会对德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研究生阶段着重语言、文学专业高难度、高深度课程学习以及学生科研能力的综合培养,主要原因是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进入高校教育领域,因此专业培养面虽窄,但培养要求却很高。
扩大、加强与国外高校、国内同行、德国驻华文化推广机构的交往与交流,跟踪世界最新德语教研动态,搞好专业建设。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开展非学历语言培训、对外翻译服务,利用自身优势为国家建设出力。
总的来看,上外德语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科研教学实力雄厚的优秀外语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出色的高级外语人才。进入二十一世纪,本专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我们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创造更好的成绩。
楼上显然外行,帮你找到2文,参考下吧
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继续深造 + 浅析教育行业 2011-06-28 02:34:2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词“时过境迁”。想当年在国内开设德语专业大学犹如凤毛麟角,一本院校毕业的德语本科生就能去个一般大学混个德语老师当当;想当年还没有经济危机,德语翻译、德语外贸行业欣欣向荣,德语毕业生哪愁工作问题;想当年一说自己是学小语种的,心中不禁暗暗得意……
现如今贸易行业风光不再,翻译行业生存越来越难,教育行业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小语种的神话早已不再,但是仍旧有不少学生打算在这条路上寻找自己的梦想。面对巨大的需求,开展德语培训、德国留学的服务机构遍地开花,层出不穷。各类院校也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开设德语专业,造成了现在社会上大量德语人才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而真正的高级德语人才却又寥寥无几、供不应求。
随着人民币国内贬值,国际升值,加之去德国相对低廉的费用,不少德语专业毕业生都选择去德国深造,但是这群学生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德国读研只能选择语言分享,若换专业则只能从本科重新读起。这让不少学生不知所措,到底哪条路好?希望看完本各位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下面以国内德语毕业生为例,本人对其可面临的各种出路进行简短的分析:
继续深造
1. 在国内读研
在国内读研,首先要有一颗考研的心,然后选择学校一定要选择能在研究生期间去德国交换一年或半年的,最好还能拿到奖学金的学校。因为没有这样的经历,和直接去德国读研的毕业生竞争时会有很大劣势。
2. 去德国读研
因为只能读德语相关专业,基本就是对外德语或其他相关专业,难度不是很大。如果以后想要当德语老师的话,这几乎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3. 去德国换专业读本科
建议男生可以这样打算,有德语的基础去德国生活不是很难,但是学习还是要下一番苦功夫,几年的时间对于男生来说也耗得起。优点是毕业后有机会留在德国,回国后就业面极广,也很容易进徳企。
简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德语专业的学生还是要继续深造的,今后留学经历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块敲门砖,很难叩开企业或者学校的大门。
进入职场
教育行业
1. 语言学校
任职要求:本科生+教学经验;本科生+留学经验;或者研究生学历(除非人手紧缺,应届毕业生一般都不会考虑)
薪资水平:根据各地消费水平不同,薪资有很大差别,计算方式一般为底薪+提成。本人以江浙地区为例,目前一所一般语言学校薪资为2000~3000+提成(课时费),我说的只是普通情况,当然具体也有不同的,要看个人学历+能力+经验情况。
工作压力:如果满意于这样一份工作,还是不错的,压力不大,轻轻松松,但是职业上没有挑战,如果语言学校牌子不响,工作也相对不是很稳定。
简评:目前这一职位几乎都已经是海归和研究生的天下了,本科应届生毫无竞争优势可言。但是作为海归和研究生来说,又不满足于这样一个职位和薪水,造成语言学校老师频繁跳槽,行业现状十分混乱。
2. 大学教师
任职要求:最低最低最最低研究生,海归必须的,最好还要有经验;要么就博士学历,有的地方甚至只要男博士。
薪资水平:博士都混出来了,低了你会干么?
工作压力:学习的时候受够了压力,工作的时候就该轻松了,付出就会有回报。
简评:一般学生可望不可及的职位,毅力+财力+青春的投入。
PS:此文乃我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讨论。有时间我还会继续补充另外行业的就业前景,请大家继续关注。
下文中提到的翻译若无特殊说明,均指代德语翻译)
有人说翻译行业可以算是目前前景最广阔的了。因为首先翻译行业没有说被哪几个公司垄断,求职者竞争不是很激烈,许多小公司自立门户,不断招聘翻译,一般在旺季时都会有笔译人手不够的情况。其次翻译门槛不高,应届生、哪怕是在校生,只要能找到相关信息,都有机会找到做笔译,或者短暂的口译机会。但是翻译的收入却是两个极端,一个新手和一个有五年经验的老译员比起来收入有天壤之别,另外口译和笔译的区别也十分大。
任职要求:
(笔译)学历没有什么要求。主要看经验。面试也很简单,给你一篇文章,翻译的好,就OK了。
(口译)一次性的兼职口译,例如展会翻译、导游等,要求口语流利即可,但时效性很强,主要看你搜集信息的能力,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先到先得的情况。长期陪同翻译,当然口语要好,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有某个行业的知识或者经验。由于需求量小,这就意味着纯德语毕业生,根本无法和在德国学习其他专业毕业生竞争。因为别人既有专业知识,口语也不差。
薪资水平:
(笔译)极廉价的劳动力。德译中,国内一般在80-120人民币每一千字,仅比英语稍好。为什么会有40块的价格区间呢,一是看翻译难度,二是看个人翻译水平。其实在几年前笔译价格就在这么一个区间,现在在人民币如此贬值的情况下居然维持基本不变,也是有其原因。一是翻译软件发展迅猛,减少了劳动时间的投入;二是劳动力不断增加,就是学德语的越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三是一般翻译客户并不懂外语,造成很多翻译公司不注重质量把关,只追求数量和压低成本。中译德,国内业务不多,能做好的人也不多,毕竟不是翻译成母语。所以一般会按照译员的能力开价,对译文有高要求的都会找德国人翻译。
(口译)一次性的兼职口译一般按天收费,具体不少不好估算。因为很多德语学生或者求职者,为了锻炼自己和积累经验甚至愿意免费工作,本人在N年前就免费做过,现在能争取上这样的机会已经不错,谈何薪酬?还记得去年多次帮朋友公司的客户在德国找陪同口译,为了降低成本,就招留学生。广告发出去后,电话不断,短信不断,邮箱爆满,简历一看,都是各种牛人。有口译经验的应聘者要求就是薪资看着办别太低,在校留学生的要求基本就是管吃住就干了。
长期陪同翻译,比如工厂车间里的技术翻译,工地上的翻译等。应该说待遇不错,本人还没有该行业的朋友,各位朋友要是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回帖告诉我。
工作压力:脑力的付出,无比辛苦,相信做过翻译的都会有体会。特别是笔译,当你被一个词或是一句话的翻译弄得心力交瘁时,会有即将崩溃的感觉,个人认为急性子和脾气暴躁的人不适合从事该行业。如果给各行各业弄一个辛苦排行榜,翻译排名一定不低。本人没有查证过,据说同声传译的寿命都不长。另外翻译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被淘汰。
简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翻译的特点是:门槛低,对于经验的要求又很高;初期收入低,工作累,但是等积累了大量经验以后收入会大幅提升;翻译目前已经发展到在内部分工的阶段,如机械翻译、汽车行业翻译、法律翻译等,这对今后的翻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PS:现在社会发展变革极快,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国家。本文仅仅是根据目前社会情况作出的粗浅分析,大家在参考的时候请多多注意。例如目前翻译在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中很注重经验和专业技能,但是随着新能源的迅猛发展,也许某天所有的机械、汽车都需要有新能源技术的依托,原有的专业技术逐渐过时,届时无论是有经验的翻译达人还是刚刚毕业的新人们至少在新能源行业上都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