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堆拉山口位于中国西藏亚东县和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海拔4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贸易通道,也是中印之间条件较好的陆路贸易通道,每年4—10月适于人通过。乃堆拉山口距锡金邦首府甘托克54公里,距西藏亚东县52公里,距拉萨429公里,是连接中印陆路贸易最短的通道。
开放之前,中印贸易90%以上通过海运,而西藏的外贸绝大部分从天津港吞吐,两地相距数千公里。一旦走乃堆拉山口,拉萨经亚东至加尔各答等印度洋港口的距离就可缩短至约1200公里,这对中国西部的对外开放相当有利。虽然此前中印在边境上也开放了两个贸易通道:一个是里普列克山口,道路为骡马道,车辆尚不能通过;另一个是什普奇山口,由于气候、交通等客观条件恶劣,此通道每年仅有几十万美元的交易额。
作为第三条贸易通道,有关人士预计,在乃堆拉开放初期,就能够使锡金邦转口的贸易价值至少达到每年2亿美元左右,而一旦青藏铁路于2007年顺利建成,从中国内地通过乃堆拉转往南亚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将剧增。届时不仅中印边境贸易的潜力不可低估,那种中国西南与南亚连成一体的局面也很有可能出现。 印度对这一边贸市场的前景表示乐观。据印度《先锋报》报道,锡金邦首席部长尚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旦重开边界贸易,这个地区的经济将变得更好,与此同时,我们期望旅游业也借机发展起来。”他相信这条贸易通道蕴藏着巨大商机,因此积极要求中央政府投资维修公路,建造仓库,设立海关和移民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乃堆拉山口早日恢复开通做准备;他甚至还希望能够开通自甘托克到拉萨的长途公共汽车。
在失业人口较多的锡金邦,重开边界贸易引起了当地人很大的兴趣。边境地区的摊点小贩说,乃堆拉山口重开初期进行的贸易活动将与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类似,来自中国的丝绸产品、牦牛制品和羊毛将通过山口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进入印度市场。
一些印度专家甚至更为乐观地估计,乃堆拉山口开放后很可能会成为中印之间的一条贸易生命线,并且由此催生出一个新的亚洲贸易集团。印度最大的奶制品联合企业阿穆尔公司,原先生产的奶制品运到中国,走海路至少要2周,为了保证牛奶的新鲜,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包装上,以后这些成本可以节约了。该公司的一位经理对记者说:“今后更多的奶酪和冰激凌可以有规律地运到中国,我感觉中国就像在隔壁一样。”铁矿石供应商辛格对此也有同感,以往为了装满一船4万吨铁矿石,这个公司需要先欠原料商250万美元,直到这些矿石运到之后才能偿还,辛格高兴地表示,今后用公路运输,可以采取款到发货的形式,一车一车运输。 据历史学家介绍,来自中国内地的商贾自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向中亚、西亚和南亚通商。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在其所撰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因为当时大量中国的丝绸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史料记载,这也是当年唐朝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途经之路。 据中国驻印度使馆商务处经济商务参赞刘如宁介绍,这条线路上的西藏亚东曾是中印两国之间最大的商埠,20世纪初,这里的交易额最高时达到上亿银元,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中印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乃堆拉山口由军队把守,边贸通道被铁丝网隔离。据前几年去过这里的印度人介绍,印度这边的道路上可谓“门庭冷落车马稀”,比吉普车大一点的东西便不准通过。人员往来也受到严格限制。放眼望去,一片荒凉,曾经繁华的边贸市场不复存在。
随着中印关系的改善,2003年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访华后,中印双方同意恢复开通乃堆拉山口,这条贸易古道再度引起关注。近两年来,西藏各地,乃至自治区外,一度有很多人到亚东来买、租地产,等待口岸开放后迅速升值。
2004年,中印两国签署了经由乃堆拉山口进行边境贸易的备忘录。接着又传来好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西藏关于亚东县仁青岗边贸市场建设的总体方案。这标志着亚东口岸恢复开放的事宜已从调研论证阶段进入组织实施阶段。亚东县县委书记梁海虹向记者介绍说,日喀则到亚东的公路已经建了一大半,亚东到乃堆拉山口的公路据说即将要上马。此外,拉萨经日喀则到亚东还将修一条铁路,这条铁路很可能延伸出去跟印度铁路接轨。这样,结合青藏铁路,整个藏区乃至更大的西部区域,到印度加尔各答之间就有了一条1000多公里的铁路大动脉。 过去,最反对开放乃堆拉山口的是印度军方,他们担心一旦开放边贸,中国就会加强边境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无论公路、铁路、还是机场,都能增强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的集结和机动能力。但是,随着中印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边境开放问题上,印度方面对安全的担心越来越小,而对经贸的兴趣越来越大。印方曾组织12个部长参加的协调会议,专门探讨乃堆拉山口开放后所涉及的水陆运输、边界安全、移民和贸易等问题。
刘如宁参赞认为,重新开通乃堆拉山口既有象征意义,更有实际意义;既有政治意义,更有经济意义。昔日的军事禁区即将重新恢复边贸重镇的本来面目,这无疑标志着中印关系跃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一定会拉动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再者就是增进人员交流。他说,中印贸易可谓突飞猛进,以年均40%的速度在发展,2006年预计可达到185亿美元。乃堆拉山口的开通,既可视作两国关系全面恢复的信号,也为中印两国人民在未来更好地增进了解、发展友谊埋下了伏笔。 乃堆拉山口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的交界处,海拔4545米,距拉萨460公里,距印度沿海城市加尔各答约550公里。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曾是中印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通道。 20世纪初,这里的年交易额最高时达到上亿银元,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60年代后,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乃堆拉山口由军队把守,边贸通道被铁丝网隔离。
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将对构建中国通向印度及南亚陆路大通道,扩大中印边境贸易,造福两国人民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外交部网站资料显示,中国是印度第三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一大贸易伙伴。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印贸易额即将突破200亿美元。
东方神秘的面纱随着《东方见闻录》的问世,第一次在西欧人面前被揭开。东方,遍布着美味的香料和散发着温暖光芒的黄金,宛如人间天堂一般,成为欧洲人最大的梦想。然而在中亚的商路上却横亘着奥斯曼帝国,而红海也掌控在阿拉伯人的手中。但“到东方去”这个强烈的信念依然如磁石般吸引着无数的冒险家和航海家,甚至让他们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寻找梦中的国度。大航海时代就这样在15世纪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
葡萄牙,欧洲西南端与北非隔海相望的“温暖港湾”,于15世纪率先成为了大航海时代的急先锋。
随着王子亨利剑指休达,伊比利亚伊斯兰王朝与北非的纽带被切断了。作为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与开拓者,亨利王子在萨格里什创建了天文台和航海学院,云集了那个时代最有经验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和造船工匠。他们派遣出去的探险队发现并开拓了马德拉岛和亚述尔群岛,同时向南越过了传说中充满了可怖景象的世界尽头博哈多尔角,完全绕过了穆斯林进入了原始的非洲地带。
虽然亨利王子从未参与过远洋探险,但他非凡的领导才能和虔诚的宗教热情将葡萄牙的航海事业推进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在他去世后,若昂二世继承了他的遗志,积极推行航海探险,以探索西非和开辟印度航线为主旨。
著名航海家迪戈·卡奥带领远征队到达刚果河口,由此与刚果建立了邦交,并将基督教传播到了非洲内陆。同时,著名航海世家之子巴托罗梅乌·迪亚士则奉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海路向南去寻找前往印度的新航线。虽然他并没有到达印度,但却抵达了非洲的最南端,发现了绕过非洲进入印度洋的航路,而他经过的那个风暴极为猛烈的大海角就是现如今的好望角,它的发现给葡萄牙人带来了通往印度的良好希望。十年后,年轻的贵族青年达伽马奉曼努埃尔一世之命率领探险船队终于抵达了印度,开辟了一条自非洲驶向东方的新航线。从此,葡萄牙从探索变为开发,走上了一条建立商业帝国的道路。
西班牙,自中世纪以来就是西欧的海上强国,拥有长达3100千米的海岸线,其渔业,航运,外贸业都十分发达。在经历了七个世纪的光复运动后,也紧随葡萄牙加入到了远洋探索与征服的行列。
当哥伦布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梦想辗转几个国家却被拒绝时,西班牙国王夫妇最终接纳了他的计划,伊莎贝拉女王为了赞助其远洋甚至卖掉了自己的首饰。15世纪末,哥伦布率领以旗舰“圣玛丽”号为首的船队,带着他的黄金梦踏上了前往印度的航程。然而由于错误的估算,哥伦布一行并没有到达印度,但却为西班牙发现了美洲大陆。
此后,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又对南美大陆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在和友人的书信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南半球灿烂的星空,印第安的风土人情,南美洲奇异的动植物,到后来人们便将美洲以他的名字命名。
新大陆的发现,吸引了无数的冒险者蜂拥前往美洲,其中以科尔特斯和皮萨罗最为著名,南美洲强大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均因此而终结,他们为西班牙攫取了无数的财富。西班牙由此从一个刚脱离内乱的动荡王国一跃成为海上的霸主。
英国,这个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生长最为茁壮的国家,在经历了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后,也悄然跻身到大航海的行列。
在新大陆发现之后,英国的商人们组建了自己的探险队,由约翰·卡波特担任队长,并获得了英国国王的敕令。卡波特船长带领船队绕过爱尔兰向北探索,发现了纽芬兰和一个鱼类资源非常丰富的渔场。这次地理发现极大的鼓舞了英国人的探险士气,随后卡波特父子两人对北美地区的探索为英国开通西北航道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当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垄断着海上的贸易,英国以及其他诸国纷纷采用了私掠船的隐蔽策略来打击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使得英国涌现了一批既是英雄又是海盗的冒险家。其中最为杰出的当属弗朗西斯·德雷克,他在地理发现和打击西班牙殖民地扩张上都为英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他的表兄霍金斯,则打破了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垄断的三角贸易,为英国提供了商业扩张机会。
面对伊丽莎白女王的纵容和包庇,西班牙国王非常恼怒,最终导致了大海战的爆发。但英国却有如神助一般在一场风暴的帮助下,击退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这次胜利彻底地挫败了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唤醒了英国的冒险精神,大英帝国也由此崛起。
荷兰,一个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并不具备多少地理优越性的小国,在16世纪末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的百姓自古以来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钱袋与实在的生活,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荷兰指定了一些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制度,使其成为欧洲最繁忙的商品集散地。
在第一支荷兰商队经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后,许多荷兰人创办的小公司便涌向了东方海域。不久,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制公司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了。荷兰政府给予了东印度公司极大的权力。很快,这些特权使得它成为荷兰对外扩张和殖民统治的权力机构。
东印度公司通过股票筹措到了极大的资金,终于使得荷兰拥有了向葡萄牙等强国挑战的资本。17世纪初,从欧洲开往印度的船只中有一半都是荷兰的大型货船。到了17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完全控制了菲律宾以西的整个印度洋区域,而空前的贸易使得荷兰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但荷兰人并没有局限于商业运作,在地理发现上,荷兰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发现了横亘于南太平洋上的广袤陆地——澳大利亚。荷兰船长巴伦支三次航行,成功的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岛,新地岛,而他反复驶过的海域则被人命名为巴伦支海。
大航海时代跨越了近两百年,各国风起云涌,在茫茫大海上各逞英豪。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亚美利哥、巴伦支、塔斯曼……这些名字宛如沙滩上的珍珠一般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新的大陆不断涌现,世界在航海家的探索下渐渐地连在了一起,人类从此以全新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